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的配速计算公式为:总时间=距离×配速。155秒/公里的配速意味着每公里用时2分35秒,总耗时约2小时21分钟。这个配速属于业余跑者中较快的水平,适合有一定基础、目标完赛时间在2小时30分以内的跑者。但需注意:实际完赛时间可能因起跑策略、补给节奏、天气等因素产生±5分钟波动。 二...
- 周末长距离:21公里(前10公里150配速,后11公里150±10秒) - 赛前特训:2次"配速跑+坡度跑"组合(如:5公里150配速+3×1%坡度间歇) - 补给策略:每45分钟摄入含电解质饮料(钠含量≥200mg/500ml) (疑问环节:你的训练计划中是否包含坡度训练?在海拔200米以下城市训练的跑者,建议每周增加1次2%...
男生能达到4分30的配速,女生达到5分的配速,就足以了!我身边之前就有很多人跑进415配速之后,就开始疯狂的想追求4分的配速,怎可奈何怎么练,都很难超越,5公里、10公里甚至还可以搞一搞,一旦上升到半马,基本上后面就崩掉了。最后,还是想想5分配是真的舒服。我记得有段用美食介绍配速的话是这么说的:6分...
其实40岁以上的跑者,在跑圈里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大的,据2019年北京马拉松大数据公布,我们可以看到35~55岁参赛人数是最多的,且平均完赛成绩最好的也是40~55岁这个年龄段,所以可以看出,40岁以上的跑者才是跑圈的顶梁柱,能进5分配速一般也是一群非常有实力且厉害的跑者,通常我们称他们为“业余专业跑者”。
- 长距离慢跑(LSD):最后一公里配速比平时慢30秒 - 乳酸阈值跑:4×2公里(3分40秒-3分50秒)+1公里恢复 - 数据监测:通过Strava或Garmin记录每公里心率区间(最大心率的85%-90%)。 疑问环节: “每天多跑5公里就能进全马300?这种‘堆里程’训练反而会降低跑步经济性!” 2. 提升期:速度训练...
在有些跑者眼中,5分配速是“跑渣眼中的大神,大神眼中的跑渣”的完美诠释。它既是对自身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可能性的无限憧憬。当你经过系统的训练,终于达到甚至跑进5分配速时,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跑步能力仿佛被激活,迎接你的将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然而,要实现5分配速的目标,绝非一蹴而就。它...
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以150配速(即每公里15分钟)计算,总时长恰为3小时整。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藏着三个关键公式: 1. 基础代谢公式:体重(kg)×0.9×时间(h)≈能量消耗(kcal) 2. 心率阈值:最大心率(220-年龄)×80%-90% 3. 步频节奏:180步/分钟±10%为黄金区间 以45岁跑者为...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个概念:配速。配速,即每公里所需的时间,是马拉松训练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对于330目标而言,其全程42.195公里的配速约为5分钟/公里。这意味着,你需要以稳定的步伐,每公里耗时不超过5分钟,连续奔跑42公里以上。听起来简单,实则对体能、耐力和技术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疑问时间: 你觉得5...
即便你平常没有达到那样的速度,但是比赛中却可以发挥出来;而当你一直采用高强度训练时,很多看不到的疲劳和伤害会持续在体内堆积,反而会让你越练越差。”这也是为什么有氧跑在马拉松训练中的重要性,可能这也是平时只跑6分,比赛时半马能破2的原因!你平时训练都是跑什么配速?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计划。
1. 分段配速:将全马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一个目标配速。例如,前半程每公里配速4分30秒,后半程每公里配速4分45秒。2. 适时调整:根据自身状态和比赛节奏,适时调整配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适当放慢速度,但尽量避免大幅度调整。3. 结伴而行:寻找与自己配速相近的跑友,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三、营养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