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公式为:方格网式配筋:ρv=(n₁×A×l₁+n₂×A×l₂)/(A×s);螺旋式配筋:ρv=(4×A)/(d×s)(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9页6.6.3)。式中,l₁和l₂为混凝土核心面积内的长度,即需减去保护层厚度和间接钢筋(箍筋)直径,也就是减去间接钢筋(箍筋)内边缘至...
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梁的最小配筋率0.2%,是(受拉钢筋截面积÷梁截面宽×梁截面的有效高度)×100%;规定柱的最小配筋率0.5%,是(柱截面的全部钢筋截面积÷柱截面宽×柱截面高)×100%。 2、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3、计算公式:ρ=A(s)/bh(0)。 4、此处括号内实...
对于圆形钢筋,其截面积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As = πd^2 / 4 其中: d:钢筋直径 混凝土截面积 混凝土截面积是指混凝土构件的横截面积。对于矩形截面,其截面积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Ac = bd 其中: b:截面宽度 d:截面高度 最大配筋率限制 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耐久性和施工性,规范对最大配筋率做出了限制。根据...
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方法一:根据规范直接取值法 -解题思路: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于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种类,直接给出了最大配筋率的限值。例如对于HRB400级钢筋、C30混凝土的受压构件,规范规定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最大配筋率值,可直接查询使用。 -技巧:要熟悉规范条文,准确找到对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种类的最大配筋率规定...
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ρ=As/bho;其中As — 上部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b — 梁的截面宽度;ho — 梁的截面的有效高度。例如:梁的截面为200mm×500mm;上部配2根直径20mm的钢筋,ho=500-45=455mm,b=200mm,As=941mm²;ρ=As/bho =941/200×455=0.0103=1.03 ...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能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范而有所不同。在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规定了最大配筋率的计算方法。 最大配筋率的计算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钢筋的屈服强度设计值(fy)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 2. 混凝土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 3. 构件截面...
5、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6、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规范只规定了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所以构造钢筋不要满足最小配筋率,只需满足构造要求。
计算公式:ρ=A(s)/A。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综合考虑结构安全、刚度以及配筋经济等因素,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现绕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规定: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