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价理论的核心在于“价”的分类: 一价动词:仅需一个名词性成分即可构成完整语义,如“睡觉”(“孩子睡觉”)。 二价动词:需两个名词性成分,如“阅读”(“学生阅读书籍”)。 三价动词:需三个名词性成分,如“给”(“妈妈给孩子礼物”)。 此外,形容词和名词也可分析配价,例如形容词“满...
配价:“配价”是当今语法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所谓“价”(valency),是借用化学中的术语,主要考察某一成分有多少个同现成分, 亦即某一成分必须有多少个强制性
### 二、配价理论的基本概念 1. **配价**:指一个词语(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在句子中能够支配或关联的最大数量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成分(即论元)。这些名词性成分被称为“配项”或“论元”。 2. **价类**:根据词语所能关联的配项数量,可以将词语分为不同的价类,如一价词、二价词、三价词等。 3. ...
1.4配价理论 1.4配价理论 1.4.1配价的概念语言学借用“价”指动词跟一定数目的名词性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动词是支配成分,NP是从属成分,又叫配价成分或配项能跟一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一价动词,能跟两个或三个NP组合的动词叫二价动词或三价动词价是对动词的支配能力的数量表示,是根据动词的组合能力而聚合的...
“配价”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将所有的项目投资投入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具有最高经济效益的结果,以节省企业开支,而获得最大利益。此外,“配价”理论也提倡企业尽可能地利用全部资源,以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另外,要控制各项费用,即尽量使支出不超过预算;最后,要尽可能多地涉及决策原则,以形成有效的决策。 “配价”理论提出...
价配价理论 /valency theory/ 最后更新 2024-12-05 浏览134次研究某一句子成分(主要是动词)可以支配多少个搭配成分(主要是名词性的)的理论。由法国语言学家L.泰尼埃在1959年出版的《结构句法基础》一书中提出。 英文名称 valency theory 创立时间 1959 创立者 L.泰尼埃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第二节 配价理论及动词的分类 法国语言学家泰尼埃尔在1959年最先提出配价语法(见其著作《结构句法基础》),他认为:句子的结构表现为各个构成成分之间一层层递进的从属关系,顺着这种从属关系向上推演,句子的结构顶端就成为一个支配所有成分的“中心结”。这个“中心结”大多由动词充当,所以动词是句子的中心。研究配价...
摘要:本文旨在对汉语的配价语法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又被称为依存语法,源于法国语言学家特斯尼耶尔的从属关系语法理论,其核心思想在于揭示动词与其从属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在汉语研究中,配价语法理论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句法结构,也为汉语的语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首先回顾了配价语法的...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对配价理论及其认识上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实践中,配价理论可用于分析多种市场交易的最佳价格设定、配额分配、贸易限制和其他商业交易的结构,以期达成双赢结果。 一、配价理论概述 配价理论流行以来,它关注的是买卖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影响、改变价格,以及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
配价理论与配价结构分析 6.1“动词语+的”结构引起的问题 ▪问题一:有的能独立做主语或宾语,并能指称人或事物“他买的”、“吃羊肉的”但有的就不能独立做主语或宾语,不能指称人或事物“他游泳的”、“他参观展览会的”6.2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6.2.1“配价”思想的由来 法国学者吕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