酃县白鹅,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原名酃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炎陵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的气候,丰沛的雨水,肥腴的土壤,特别是丰富的草地资源,是发展白鹅产业的先天优势。酃县白鹅是中国难得的优良白鹅地方品种。形态特征:体形小而紧凑,体躯宽而深,近似于短圆柱体。额有小的肉瘤,成年公...
简要介绍:炎陵白鹅(原名酃县白鹅)原产于湖南省炎陵县,是湖南省优良地方品种。炎陵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的气候,丰沛的雨水,肥腴的土壤,特别是丰富的草地资源,是发展白鹅产业的先天优势。酃县白鹅是中国难得的优良白鹅地方品种。... 详细介绍:基本介绍营养价值产品特点获奖荣誉品尝吃法 ...
酃县白鹅成年公鹅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胫长分别为:4.25±0.05公斤,28.42±0.37厘米,11.22±0.13厘米,10.81±0.13厘米,9.15±0.08厘米,成年母鹅分别为:4.10±0.04公斤,27.08±0.10厘米,10.27±0.17厘米,9.84±0.08厘米,8.98±0.09厘米。平均在一年内产蛋3.76窝,产蛋量为45.5个,蛋重,第一个产蛋年的平均蛋重为1...
酃县白鹅,原产于湖南省酃县(现炎陵县),主要分布在沔渡乡和十都乡的沔水和河漠水流域。周边的资兴、桂东、茶陵以及江西省的宁岗等地也有其分布。莲花县的莲花白鹅与其同属一品种,只是名称不同。2. 酃县白鹅的外形特征 酃县白鹅体型小巧紧凑,呈短圆柱体。头部适中,公鹅有较小的肉瘤,母鹅肉瘤更...
酃县白鹅成年公鹅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胫长分别为:4.25±0.05公斤,28.42±0.37厘米,11.22±0.13厘米,10.81±0.13厘米,9.15±0.08厘米,成年母鹅分别为:4.10±0.04公斤,27.08±0.10厘米,10.27±0.17厘米,9.84±0.08厘米,8.98±0.09厘米。平均在一年内产蛋3.76窝,产蛋量为45.5个,蛋重,第一个产蛋年的平均蛋重为...
酃县白鹅 酃县白鹅产地(或分布):湖南酃县沔水流域的沔渡、十都等地。 数量:1980年调查有种鹅0.5万羽,年饲养量达7万多只。 主要特性:体型小而紧凑。头中等大小,有较小的肉瘤,母鸡肉瘤偏平,不显著。全身羽毛白色。喙、肉瘤、胫、蹼橘红色,爪白玉色,皮肤黄色。初生重为78.66克;成年体重公鹅为4.25千克,母鹅为...
据统计,从2005年到2008年,酃县农户共养殖了2.5万羽种鹅,养鹅产业的规模显著扩大,商品鹅的年产量达到了90万羽。2009年,市政府将酃县白鹅产业列为重要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了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到2009年,酃县的养鹅农户数量已增长至6000户,种鹅数量达到2.5万羽,...
酃县白鹅是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据了解,酃县白鹅皮肤完整,肌肉紧密而不软,组织致密坚韧。色泽呈熏制所特有的红褐色,有光泽。具有浓郁的熏腊风味与滋味。具有该品应有的形态,肢体完整,肉身干爽,无残毛、无盐渍。 据介绍,酃县白鹅鹅肉含有大量人体不可缺少的各种氨基酸,卵磷脂及多种维生素,具有...
酃县白鹅地理标志的保护范围限定在炎陵县,原酃县的十六个乡镇场,具体包括霞阳镇、沔渡镇、十都镇、水口镇、三河镇、鹿原镇、垄溪乡、石洲乡、策源乡、下村乡、平乐乡、龙渣瑶族乡、中村乡、船形乡、东风乡和大院农场。地理坐标界定在东经113°34′54″至114°07′15″,北纬26°03′至26°39...
酃县白鹅原产于湖南省炎陵县(原酃县)沔水流域的沔渡和十都等地,与炎陵县毗邻的资兴、桂东、茶陵以及江西省的井冈山、遂川等县市均有分布,莲花县的莲花白鹅与酃县白鹅系同种异名。 酃县白鹅体型小而紧凑,体躯近似短圆柱形。头中等大小。喙、肉瘤橘红色,但喙端颜色较淡。眼睛明亮有神,眼球稍突出,眼睑淡黄色,虹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