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七年(1742)4月,因发遣人犯沈柱系将军故友,而在戍地打不开情面,资助衣服银两,任其乘骑释站马匹,招摇过市等情,鄂弥达被宁古塔副都统常胜参奏,交部查议。同年11月,清廷议定拨满洲兵一千名往拉林、阿勒楚喀地区种地自给,所有办理起程、建房、仓储、垦荒、积谷、设官等事宜,均交所派官员,会同吉林将军鄂...
鄂弥达(?—1761年)鄂济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雍正元年,授吏部主事,累迁郎中。五年,同广东巡抚杨文乾到福建查察仓库。六年,擢贵州布政使。八年,迁广东巡抚,寻实授总督。乾隆四年,调川陕总督。十五年,授吏部侍郎。十六年,授镶蓝旗汉军都统。二十年,授刑部尚书署直隶总督。二十一年,兼任吏部尚书、协办大...
历史人物> 鄂弥达 【生卒】:?——1761 姓鄂济。满洲正白旗人。初为户部笔帖式,历官总督,任两广、川陕、湖广、直隶等处,镶蓝旗汉军都统,刑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和协办大学士。雍正中,请升程乡县为嘉应直隶州;乾隆朝,先后整理广东盐政,兴瑶族义学,请罢贵州苗疆屯田及安西驻防屯田,请修湖北江汉堤防,多得准行。乾隆...
乾隆元年,高宗皇帝发布命令,允许贫困的盐场居民自由贩卖食盐,但鄂弥达上疏指出,广东按察使白映棠未能严格执行,导致一些不法之徒借此机会大规模走私。他的洞见得到赞赏,白映棠被解职,而鄂弥达的建议也得到采纳,即要求盐商到埠后先缴纳军饷,之后再支付盐价。御史薛馧的奏章中提出在广西设立团练乡勇和...
发表了博文《清满人大臣鄂弥达书法拓片》拓片落款是澹泊堂主人鄂弥达乾隆五年岁次庚寅夏小满后一日。清末民国拓片澹泊堂主人是他的书斋号鄂弥达(满语:°清满人大臣鄂弥达书法 ¡查看图片 清满人大臣鄂弥达书法拓片落款是 澹泊堂主人 鄂弥达 乾隆五年岁次庚寅夏小满后一日。清末民国拓片澹泊堂主人是...
鄂弥达在一次海事中,援助了遭遇风浪的安南民邓文武等人,资助他们返回祖国。国王以伽南和沉香等贵重物品作为答谢,但鄂弥达婉言谢绝,他的得体行为得到了上层的认可。鄂弥达随后向朝廷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迁移将吏的设置、在三水西南镇设立储存谷物的仓库以稳定粮价,并因米价昂贵,提议在会城设立平价销售...
历史民族史> 鄂罗木鄂弥达 ?—1761 见“奥里米”(2252页)。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鄂济氏。雍正元年(1723),由户部笔帖式授吏部主事,累迁至郎中。历任贵州布政使、广东巡抚。于要冲增兵驻守,在孤岛加强防御,由各府州县分层管辖,治理得宜。十年(1732),任广东总督,在肇庆府鹤山、恩平等贫县,清查荒田,招民垦...
雍正年广东总督鄂弥达奏广东省民稠土地狭小、省会广州及佛山各处商贾云集,所产谷石稀少,粤东各府州可备银购买广西粮食,谈及广东捐纳监生武生、三水驿站、佛山龙江广益等地奏折。230*24CM 备注: 网站提示: 此商品不允许私下交易,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无故退货将可能被终身禁拍,请确认同意再加价 浏览量: 2034...
鄂弥达疏言:“广东按察使白映棠未遵旨分别,老幼男妇发票,称四十斤以下不许缉捕,致奸徒借口,成群贩私。”上奖鄂弥达洞悉政体,解映棠任。寻奏:“广东盐由埸配运省河及潮州广济桥转兑各埠,请令到埠先完饷银,开仓后缴盐价。”下部议行。御史薛馧条奏广西团练乡勇,并设瑶童义学,下鄂弥达议...
清代鄂弥达赤壁赋原拓: 两张,每张长1米,宽40厘米,全文完整共2米,为清末或民国初年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幅赤壁赋碑拓,历史、文化、书法价值极佳,至今未出现过同样的原碑拓,保质保真,请各位收藏人士关注。【收藏源于乐趣】【7788碑贴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