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楷模”都贵玛老人十分高兴,因为当年她养育的“国家的孩子”扎拉嘎木吉,与家人阔别64年后,终于找到了亲人。如今已67岁的扎拉嘎木吉高大壮硕,与多年前刚来内蒙古时的瘦削模样相去甚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3000名孤儿从南方多省市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在当地群众的抚养下长大,成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
草原额吉——都贵玛 1942年4月,都贵玛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 1946年,年仅4岁的都贵玛父母双双过世,她成了一名孤儿,后由姨母带大。 1961年9月,19岁的都贵玛被分配到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保育院,抚养旗里刚刚接收的28名“国家的孩子”。她终身未孕,把一生中...
张开双臂把孩子搂进怀里。晚上,呼和甩着小胳膊撒娇要和“妈妈”一起睡。都贵玛也是孤儿,理解孩子对母亲怀抱的渴望。她一把把孩子抱在怀里,小呼和安静地入睡了。看着一屋子的孩子在夜色中甜甜地进入梦乡,都贵玛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都贵玛在牧区的家里照看小羊羔 | 新华社记者任军川摄 三千孤儿来到草原 她成为28名孩子的“临时妈妈” 1959年,江南一带发生自然灾害,上海福利院挤满了被遗弃的孤儿,他们嗷嗷待哺,...
都贵玛最眷恋的还是她放牧牛羊的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草原。每年夏天,额吉在女儿的陪同下回牧场住一段时间。额吉的大外孙和孙媳妇长年在牧区种地放羊。尽管养了几十只羊,但是对于额吉一家人来说,有着特别的使命和意义,那是对草原的守护,对文化的传承。都贵玛额吉的全家福(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当然,都贵玛...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2日电(记者王春燕、刘懿德)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的82岁老人都贵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草原最美的额吉”,她与28个“国家的孩子”的故事曾感动了无数人。2019年9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在都贵玛善良与无私的母爱...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都贵玛 都贵玛,女,蒙古族,194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牧民。 60多年来,都贵玛养育了28名幼儿,是孤儿的草原额吉。她为40多位产妇接生,是草原产妇的“保护神”;她照顾身边老幼,是草原上的“爱心使者”;她对灾区帮贫济困,是草原爱心的传播者。她的名字...
不喜欢叫别人孤儿的都贵玛,事实上也是一名孤儿。作家蒋雨含在新著《辽阔大地——一个母亲和她的28个孩子》中写道,都贵玛4岁时父亲去世、7岁母亲去世,后由姨母带大并抚养入学。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杜尔伯特草原上,都贵玛只读书到小学六年级。在牧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1961年,时年19岁的她成为四子王旗保育院的...
《人民楷模都贵玛》是以“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草原母亲都贵玛的先进事迹为素材创作的原创音乐剧。人民楷模都贵玛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的蒙古族女性,中共党员。她以大爱无疆的精神,在20世纪60年代初主动承担并成功养育了28名上海孤儿,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此外,她还自学蒙医蒙药和妇产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