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护军只有监督权,陆逊领兵还需要孙权任命为大都督,假节。由此才有权力统领大军。石亭之战时,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假黄,示意着有阵前斩将的大权,同时以全琮、朱桓为左右都督分领兵权,大军的行动以陆逊为主导。 黄武二年(223年),孙权以步骘为左护军,迁右将军。步骘驻军在长沙境内,陆逊则驻军在南郡境内,孙吴跟蜀汉...
孙吴时期,军制独具特色,都督、都护、护军等职位成为军事指挥的关键角色。 其中,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兼领江夏太守,他的地位类似于孙权中央官职中的地方都督,但权力相对有限,更多作为监督。曹操和袁绍也设有类似职位,但周瑜凭借卓越战功,直至赤壁之战后,其地位才逐渐接近诸侯级将领。孙权时期,吕蒙、...
打个比喻,要打仗了,有大工程了,曹操是老板,荀彧这级是各个分管实权的老总副总级,曹操时期的都督护军就是某个项目临时设置的项目监理负责人,要懂法规,能沟通,并且确保项目既定方案的执行力,最终成功完成项目。各个大将就是各个施工部门的部门负责人,负责带领各部门在一线干活儿,至于各个部门在一线怎么干,怎么技术攻关...
辛亥革命期间,各省成立了军政府,并推举都督。都督是省内最高军政长官,民政则有民政长管理,原则上实行军民分治。1913年1月发布《现行都督府组织令》,各省有了统一规定。都督直属于大总统,军政受陆军总长指挥,军令受参谋总长指挥。但是,袁世凯死后,中央衰弱,陆军总长和参谋总长多由丢了地盘或过气的高级将领担任,...
为人刚毅有度,与陈群、辛毗、杜袭并知名于世,号为颖川四大名士。择主于乱世,举家投奔曹操,历官司空主薄、都督护军,有调和诸将之功。与徐晃樊城解围,击破关羽。魏主曹芳即位,赵俨迁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历辅四世,扬历中外,任兼文武,官至骠骑将军、大司空。享年七十五,谥号穆。在任征西将军共4年。
【人物】他是青帮头目,民国第一任护军都督,蒋介石的结拜大哥袁世凯的死对头,秋瑾等人的老战友。参与护国战争,二次革命。是陈果夫,陈立夫的叔叔。曾指使蒋暗杀光复会大佬陶成章,最后也死于袁的暗杀。孙中山称他为:“革命首功之臣”。蒋介石感激他说:“没有他就没有国民党”。他是陈其美。 ...
护军制是盛行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种军镇管理制度,护军在当时可以作为军事职官率军出征,在地方上又有一定的行政权,有实际的管辖区域,是一种军政合一的地方管理制度,换种方式来看的话也可以看做是“都督制”的缩小版。 《三国志.赵俨传》: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
【小时雍坊|武安侯府..上谕国家设禁卫之军,所以崇乎武备;命良能之帅,所以式是戎昭。眷其勋旧之臣,克励靖恭之节。言念乃劳,岂忘懋赏。咨尔右军署都督、护军、镇国将军容一言,亮节超伦,沈谋适变。出护塞垣,树风声而载远;入司禁旅,
都督护军是三国魏时军事职官名称。随诸州都督设置,第五品,掌武职选用,统诸将,察军中不法。魏晋时刺史、州牧者一般都由将军兼任,并有都督之职,权力大的为使持节都督,权力小的为持节都督,刺史多带将军“开府”,则州与府各置僚属,州官理民,府官理戎;做刺史而没有将军之职的,叫做单车刺史,一般都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