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都厅:指杭州府通判厅。 【原文】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 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 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谁能暂纵遣,闵默愧前修。 【注释】除…
这是苏东坡元佑五年除夕之夜,在徐州办公厅书写的两首诗。诗的前面还有叙,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在熙宁年期间,苏轼在徐州这里做副太守,除夕夜,徐州办公厅囚犯都满了,我早晚都不能返回宿舍休息,因此题写了一首诗在墙壁上,到如今已经二十年了。 我在衰病之余又重新到杭州当太守,再次经过除夕夜。这时的官府已经没有...
都厅题壁 都厅指杭州府厅。题壁,在墙壁上题诗。熙宁五年(1072)除夕,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作。旨在缓和阶级矛盾的王安石变法,由于封建官僚制度的腐败,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某些措施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因违反新法而入狱的人很多。杭州仅因违反盐法而获罪的,一年就达一万七千人。苏轼一到杭州就忙于处理...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 51 2024-09 2 苏轼-都厅题壁 52 2024-09 3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46 2024-09 4 苏轼-8月7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39 2024-09 5 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37 2024-09 6 苏轼-病中游祖塔院 21 2024-09 7 苏轼-吴江岸 22 ...
都厅题壁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 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 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 谁能暂纵遣,闵默愧前修。 熙宁五年(1072年)任杭州通判时作 猜你喜欢 1.8万 镜厅 by:觅渡桥上
在除夕之夜,我值守在都厅之中,囚犯们充斥其中,天色渐暗,我却无法返回住所,于是我在墙壁上题写了一首诗。本想在新年来临之际早早回家,然而公务的羁绊使我留了下来。面对笔墨,我心中充满哀伤,同情那些被囚禁的人们。他们为了微薄的生活所需,不惜堕入法网,失去了廉耻之心。我自己也沉溺于微薄的...
此诗创作于熙宁四年,作者在元祐五年时曾有过自和之作,那时他在杭州担任郡守,除夕夜在都厅值勤,囚犯满狱,直到傍晚都不能返回住所。因此,他在墙壁上题写了一首诗。二十年后的今天,他在年老体衰之际,再次担任郡守,除夕之夜,庭前事务清冷,监狱空无一人。这得益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并非个人...
标题:深刻探讨司法延误问题与解决策略 ——以“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为引在古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中,法律机构的运作效率常常成为评判政府效能的一个重要标准。诗句“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揭示了一个司法系统的普遍问题——司法延误。这不仅是古代的问题,现代社会同...
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① 苏轼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营糇粮②,堕网不知羞。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谁能暂纵遣?闵默愧前修③。 【注】①熙宁四年作。此诗作者于元祐五年(1090)任杭州判官时有自和诗,题云:“熙宁...
然而,苏轼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1079年,他在知湖州期间因涉嫌诽谤而被御史台逮捕,随后被贬为黄州团练使。在被贬期间,他在东坡筑屋自居,因此得名“东坡居士”。1086年,他重回朝廷,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及知制诰等要职。然而,1094年,他又因批评前朝而被贬谪到惠州和儋州。尽管经历了多次贬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