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禄大与郭蛤蟆(原名郭斌)出身于"保甲射生手"世家,祖辈世代为金朝戍边。会州地处宋金西夏三国交界,这里的少年自幼便在马背上成长,箭袋是他们的襁褓,弓弦是他们的摇篮曲。据《金史》记载,郭氏兄弟十岁时便能在百步外射落飞鸟,其精准度令守军教头都惊叹不已。命运的转折点 1214年,蒙古铁骑的阴影笼罩中原...
《靖远史话》甘肃史话丛书人物春秋金代名将郭禄大与郭蛤蟆南宋时期,金人打败西夏,夺取会州,靖远成为金国的领地。但是,强盛的西夏王朝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在古老的靖远大地上,西夏与金的争战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也就在这个时代,当地出现了两个名垂千...
郭蛤蟆殉难时,年仅45岁,当地人立祠祭奠他。郭蛤蟆最后战死的城郭现叫“郭蛤蟆城”,郭蛤蟆古城遗址在会宁郭城驿镇新堡子村,古城遗址由一个内城和二个外城构成,有三道壕堑,据有关单位测量,内城南城残垣长360米,北城残垣长172米,东城墙全长444米,西城半边早已被祖厉河冲毁 在网上,很多网友问,郭蛤蟆...
郭禄大在被俘后,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以身殉国。金廷得知这一消息后,对郭禄大的忠烈之心深感惋惜,并特别擢升其子伴牛官官职二级,任命为会州军事判官,以此表彰他的忠心。在金宣宗元光二年,西夏数十万步骑围攻凤翔,郭蛤蟆发现一名西夏官兵轻视金兵。他目测距离后,决定尝试射杀。在敌军士卒举手抬肘之际,...
国蛤蟆也是金朝名将,又名郭斌。金宣宗时,他与哥哥一起应募从军,大金兴定五年(1221年)年,西夏步骑万余人攻入定西, 郭蛤蟆领兵击败之,斩首700,获马50匹,以功迁同知临洮府事。大金国灭亡后,蒙古招降郭蛤蟆被他严词拒绝。金亡后三年,郭蛤蟆仍旧困守孤城,战到了最后一刻,自焚而死。时年45岁。
郭蛤蟆,金代会州(会宁县郭城驿)人,生于1192年,汉名叫郭斌,因战功显赫,金以皇室姓“颜盏”赐之,故又叫“颜盏蛤蟆”。郭蛤蟆世代为金保甲射生手,为金代兵民形式的务农户。他武艺超群,擅长弓箭,凭着善射的本领参军入伍,金宣宗元光二年四月,郭蛤蟆被赤盏合喜授于通远军节度使的高级职位,...
一、郭蛤蟆 在我国会宁郭城驿镇的新堡子村有一个郭蛤蟆城,人们将这座城用一个奇特的名字命名,为的就是纪念一位伟大的将军:郭蛤蟆。郭蛤蟆生前战功显赫,生命的最后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愿投降蒙古族,被蒙古族包围攻城之后,在会州自焚。郭蛤蟆出生在边陲,而当时西北被金国占据,所以郭蛤蟆世代都在金国的统治下,...
一、郭蛤蟆 第一位将军叫郭蛤蟆,他从小是在边疆长大的。但是,当时我们国家的西北地区被金国所占领,所以郭蛤蟆虽然是汉人,但他为金国效忠。 郭蛤蟆有另一个名字叫郭斌,但是他的父母都是农民,所以给他取了一个简单的名字,给他“蛤蟆”这个名字是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像一只蛤蟆一样逃脱。父母的期盼果然在后面...
其实在金朝也有也有这么一对大金帝国双璧,他们就是完颜陈和尚和郭蛤蟆。可能是他们的名字不是很雅观,所以鲜有人知。 郭虾蟆画像 完颜陈和尚是金朝末期的名将,在起初被蒙古军所俘虏,在一年后逃出回到金国,被金哀宗任命为宣差提控。在随他的兄长完颜斜烈屯守方城的时候,因为处理城防守将葛宜翁的事儿被控告入狱,...
位于甘肃省会宁县郭城驿新堡子西面的遗址,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字——郭蛤蟆城。这座城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当时它被命名为会州城。金代贞祐初年,会州州治迁移到此处,改称为新会州。在此期间,郭蛤蟆城见证了金元帅郭蛤蟆英勇抵抗元朝军队的悲壮事迹,他在天兴三年(12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