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2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郭红卫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隆大学柴继杰教授课题组合作在Cell(《细胞》)发表了题为 Extracellular pH sensing by plant cell-surface peptide-receptor complexes 的研究...
2022年8月22日,南方科技大学郭红卫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隆大学柴继杰教授团队合作在Cell发表了题为 Extracellular pH sensing by plant cell-surface peptide-receptor complex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细胞表面的小肽-受体复合物作为胞外pH感受器,调控植物生长和免疫的机制。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HPTS染色原...
8月22日,南山总支十支部党员、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郭红卫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隆大学柴继杰教授课题组,合作在世界顶尖科学期刊《Cell》(《细胞》)发表了题为 Extracellular pH sensing by plant cell-surface...
10月12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郭红卫课题组在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HOOKLESS1 acetylates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18a to promote autophagy during nutrient starvat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HLS1蛋白通过乙酰化修饰ATG18a调控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郭红卫教授课题组一直关注HOOKLESS1(...
2022年8月22日,南方科技大学 郭红卫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隆大学 柴继杰教授团队合作在 Cell发表了题为 Extracellular pH sensing by plan…
10月12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郭红卫课题组在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HOOKLESS1 acetylates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18a to promote autophagy during nutrient starvat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HLS1蛋白通过乙酰化修饰ATG18a调控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年受聘为南方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在植物激素生物学领域具有很深的造诣。揭示了植物衰老激素乙烯信号转导中一系列的分子及生化机制,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乙烯作用的蛋白降解模型和RNA降解模型;揭示了乙烯与多...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 讲席教授 2005 – 2015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2001 – 2005 美国加州Salk Institute 博士后 教育背景 1996 – 2001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植物分子生物学专业 理学博士 1992 – 1995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专业 理学硕士 1988 – 1992 南开大学生物系 植物生理专业 理学学士...
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红卫教授课题组长期关注气体激素乙烯调控植物根毛发育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2011年,该课题组解析了乙烯和茉莉酸互作调控根毛发育的分子机制(Zhu et al, PNAS, 2011)。2017年,课题组进一步揭示了乙烯调控根毛伸长的具体分子机制(Feng et al, PNAS, 2017)。近日,该课题组通过分子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