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都阻碍了高镍正极材料的商业化进程。 有鉴于此,中科院化学所郭玉国教授团队采用煅烧合成过程中的气氛调节方式在高镍正极材料表面引入一层无定形Li2CO3包覆层。 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阻止高镍正极材料在储运过程中的空气腐蚀,还能够减少LiOH等其他有害锂残留化合物的生成,从而提高高镍正极材料稳定性。此外,...
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溶剂诱导的选择性溶解策略来原位调节SEI的机械性能。通过在常规电解质中加入高给体数(DN)溶剂—丁内酯,可以在循环时选择性溶解SEI的低模量组分,如烷基碳酸锂,留下主要由氟化锂和聚碳酸酯组成的坚固SEI。采用这种策略,原始微米级硅负极在0.5 C(1500 mA g-1,25°...
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研究团队深入探究了废旧LFP电极片的直接再利用价值,并基于此,创造性地提出采用功能化补锂隔膜进行原位电化学再生的回收策略,实现整个废旧正极片的直接再利用。其设计的基于失效LFP极片、草酸锂功能化补锂隔膜、新...
近期中科院化学所郭玉国教授课题组成功利用尖晶石Li4Mn5O12包覆结构来抑制富锂层状氧化物的表面晶格释氧,提升富锂正极材料的综合性能,文章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为了实现完整的包覆结构设计而提出了基于氧化物前驱体的控制高锰酸钾氧化方案,借助前驱体中三价锰与高锰酸钾的反应特性预先在前驱体的暴露...
有鉴于此,中科院化学所郭玉国教授团队采用煅烧合成过程中的气氛调节方式在高镍正极材料表面引入一层无定形Li2CO3包覆层。 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阻止高镍正极材料在储运过程中的空气腐蚀,还能够减少LiOH等其他有害锂残留化合物的生成,从而提高高镍正极材料稳定性。此外,Li2CO3包覆层还可以与电解液分解过程中产生的HF...
郭玉国教授团队EER最新综述︱可充锂电池用聚合物基复合电解质最新研究进展文章题目:Recent Advancements in Polymer-Based Composite Electrolyte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引用信息:Tan, SJ., Zeng, XX., Ma, Q. et al. Electrochem. Energ. Rev. (2018). O网页链接摘要:近年来发现,使用常规有机液体...
【固态电池】郭玉国教授JACS:10微米厚度的LLZTO-软质陶瓷氧化物电解液中锂离子粒间电导的桥联 背景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中,立方石榴石型LLZO及其Ta/Ga掺杂变体(如LLZTO)由于其高的Li+迁移数(TLi≈1)和室温下的离子导电性(σLi≈10−4−10−3s c m−1)而显示出在构建固态LMBs方面的前景。
中科院化学所张莹博士(第一作者)、郭玉国研究员和马普所JoachimMaier教授总结了并且强调了锂金属负极在液态、聚合物、无机固态电解质体系中面临的问题,综述了针对不同体系采取的先进策略用于提高金属锂负极的稳定性。该工作也对锂金属负极将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未来高比能储能系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中振教授、曲晋副教授和中科院化学所郭玉国研究员等人合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Small2021, 2101857;Energy Storage Mater.2020, 27, 426-434),利用模板法协同丙酮选择性刻蚀和反转硫化法成功构筑了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