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这时,郭汝瑰却遇到了一个和他处处作对的人,那就是刘斐。刘斐是1898年出生的湖南醴陵人,也是日本陆军大学的留学生,在日本陆军大学毕业之后,刘斐便回国投入了纷乱的中中国战局,经过了抗日战争的洗礼,刘斐也是身居国民党的高层将领,当了11年的国防部参谋次长。但是此时,他和郭汝瑰可以说是水火不容,二人...
因此,郭汝瑰认为知晓所有高层情报的刘斐可能是共产党安插的间谍。郭汝瑰口头指控并不能让蒋介石信服,因为每次参加军事会议的都有数十名国军高级将领,要是这样判断的话,每个人都有嫌疑。更重要的是蒋介石也不相信共产党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可以渗透到国军高层。此外,根据蒋介石所掌握的情报,中央系代表陈诚和桂系代...
起初是郭汝瑰先去老蒋办公室举报,声称刘斐的策略都是有益于共产党,所以才葬送这么多军人,但老蒋不好意思了,要说策略错误,自己可比刘斐多得多。更何况,刘斐只是建议,自己才是那个真正实行的人,再加上老蒋知道两人不对付,便也不以为意,把郭汝瑰轰了出去。这郭汝瑰走了,刘斐也不安寂寞了,他也跑去老蒋办...
1948年,国军高层的第一作战厅厅长刘斐和第三作战厅厅长郭汝瑰打起来了,互相指着对方的鼻子大骂对方是共产党卧底。因为蒋介石发现,共军方面对自己的作战部署了如指掌,导致国军的步步败退。于是国民党内部就掀起了一阵风:我们之间有间谍!能够掌控全部机密的也就那几个人,于是刘斐和郭汝瑰都成为了怀疑对象。但是...
而促成蒋介石改变主意的正是刘斐和郭汝槐,刘斐在国防部指责杜聿明轻弃徐州重镇,避敌不战,要求他立即回师解救黄维,而郭汝槐也极力劝说老蒋不能放弃徐州,此时淮河北岸的解放军突然后撤也让老蒋以为形势有变,所以他改变命令,将杜聿明送入包围圈,也彻底葬送了自己的江山,转眼时过境迁,郭汝槐也率部起义,重新回到...
而促成蒋介石改变主意的正是刘斐和郭汝槐,刘斐在国防部指责杜聿明轻弃徐州重镇,避敌不战,要求他立即回师解救黄维,而郭汝槐也极力劝说老蒋不能放弃徐州,此时淮河北岸的解放军突然后撤也让老蒋以为形势有变,所以他改变命令,将杜聿明送入包围圈,也彻底葬送了自己的江山, ...
刘斐(当时是郭汝瑰的直属上司)其实也是共产党,但是他不知道郭汝槐也是,当然郭汝瑰也不知道刘斐是共产党,于是他想把淮海战役不利的锅扣刘斐头上···凡是刘斐赞成的他都反对,凡是刘斐反对的他都支持。刘斐也不是软柿子,听说郭汝瑰跑到,蒋介石面前告自己的黑状,刘斐马上采取手段还击,也找到蒋介石告状说郭汝...
而促成蒋介石改变主意的正是刘斐和郭汝槐,刘斐在国防部指责杜聿明轻弃徐州重镇,避敌不战,要求他立即回师解救黄维,而郭汝槐也极力劝说老蒋不能放弃徐州,此时淮河北岸的解放军突然后撤也让老蒋以为形势有变,所以他改变命令,将杜聿明送入包围圈,也彻底葬送了自己的江山, ...
哈哈哈//:早年间,郭汝槐和刘斐互相指责对方是共谍,结果俩人都是,后来莱芜战役总结会,三个共谍韩练成、郭汝槐和刘斐互相推卸责任,然后联合白崇禧一起把黑锅往别人身上甩,最后锅好像落到了陈诚头上/:我好像记得一个,三个干部其实都是地下党,互相斗想把对方拉下马,结果结束一对,好,都是同志 @枕前冰_或曾过星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