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为著名中国近代史学者郭廷以先生晚年的重要著作。这部《近代中国史纲》为著者1969年赴美作学术访问时开始撰写,历时4年,于l972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成民2016-05-21 20:04:08 极好的一本近代史教材。总感觉现在的近代史教材多观点而少材料,导致我们学来学去都不知道当时到底...
”在《近代中国史纲》的第一章第一节中,郭廷以写下的这段话,一方面,可谓是这本书的基本观点,这本书将由此出发,阐述近代中国在被迫逐渐向整个世界敞开大门以后,如何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以及发生了怎样的曲折。另一方面,同时也是郭廷以那一代人对于近代中国乃至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看法。不过,这段话的观点...
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一书中提到,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其主要依据是( )A. 留学英国,对西方
郭廷以在 《近代中国史纲》指出,近代所接触的西洋则大不然,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于是张皇失措,自处处人,两无是处,遂陷入悲运。 材料表明 A.鸦片战争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B.甲午战争加速天朝上国观念破灭 C.民...
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书前的《小记》中表示,本书“平实简明,可供一般阅览为尚”,且并非学术著作。此语确属实在,本书语言平实,而在吐露作者的观点上吝惜笔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从这本书中看出郭廷以那一代人所持有的史学观点等其他方面的理想与志向。于今天治史而言,本书偶有机锋,引人深思,我们通过阅...
《《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由ggtt_d6创作,目前已更新32个节目,包含32第四节:中国境遇的初变(二)、31第四节:中国境遇的初变(一)、30第三节:英国的炮舰政策(四)、29第三节:英国的炮舰政策(三)、28第三节:英国的炮舰政策(二)等内容。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用声
1 第九章 改制维新与排外 一八八五至一九〇一 甲午战后 列强对中国的侵凌 空前凶猛 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 动机虽均为自救 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 内求诸己 认为必须大事变革 与人并驾齐驱 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 一为昧视时代 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 与外界绝缘 结果演为暴力反...
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记载:“香港罢工工人组织运输队随军服务,沿途农民踊跃协助。蒋(介石)曾谓,进入湖南后,‘一路民众欢迎……农民协会组织最为整齐,将来革命成功,湖南当推第一。’”这段文字记载了下列哪一事件 A. 近代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 国民党围剿红军 D.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
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记述某城战役时写道:“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反映的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