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郭崇韬不懂得给自己留后路,也不懂得韬光养晦,隐藏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就比如他对宦官的反感,是毫不掩饰的,他从来没有想过先把这些阉宦稳住之后慢慢再收拾他们,反而是动辄就透露出彻底消灭他们的打算,前不久进军前蜀时,郭崇韬和李继岌闲谈,还对李继岌说,蜀地平定之后,世子有此功劳,就会成为太子...
郭崇韬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后唐的悲剧 。他的死,使得后唐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也让后唐的政治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安 。不久之后,后唐便陷入了内乱,李存勖也在这场内乱中被杀,后唐走向了衰落 。而郭崇韬的故事,却被人们铭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一个警示后人的悲剧 。历史回响:郭...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下,郭崇韬为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说来也可笑,一心害死郭崇韬的,其实是他的队友,后宫加太监。这些人以刘皇后和后宫的太监歌手为主,他们同样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夺权工具,但是他们的手段简单粗暴吃相难看,非但不能够在两者之间起到缓冲作用,还不停激化与节度使之间的矛盾。后梁灭亡后,那些...
李绍宏最初与孟知祥共同担任中门使,后去幽州任职。后唐建立后,李绍宏从幽州召回,郭崇韬不想与之前的上级共事,就推荐李绍宏担任了宣徽使,宣徽使相当于皇宫的大内总管。李绍宏从此忌恨郭崇韬。庄宗不想与后梁求和,又叫来郭崇韬问策。郭崇韬建议道:“陛下建国图谋霸业,盼望荡平天下,怎能划黄河为界。我...
在郭崇韬的精心策划下,李存勖带领着数千精骑,如同一把利刃,迅速向汴梁城狂飙突袭。仅仅用了八天的时间,他们便成功杀进了汴梁城。梁末帝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自焚而亡。这场胜利堪称辉煌,在庆功宴上,李存勖激动地拍着郭崇韬的肩膀,说道:“兄弟,这铁券可以免你十次死罪,你以后可以放心大胆地干...
1、郭崇韬贪污“理由”自从宿将们相继去世以后,李存勖在国政方面最信任的人就是郭崇韬。郭崇韬为人虽然足智多谋,当机立断,可是在他的个人修养方面来看,他也不是一个称职的宰相人选。当梁国刚刚灭亡的时候,郭崇韬奉李存勖之命来到原梁国的统治区。正在为不知道新朝将如何处置,他们而惴惴不安的原梁国地方...
郭崇韬适时建议,趁后梁主力皆在黄河沿线,汴梁空虚之际,出奇兵奔袭汴梁,对后梁王朝进行“斩首行动”。郭崇韬的计划很大胆也很冒险,稍有不慎,唐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且汴梁城高墙坚,唐军很容易顿兵坚城之下。到时候,就会陷入腹背受敌、孤立无援的窘境。但李存勖却非常满意,并兴奋地说:“大丈夫胜则为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战争与政治交织,演绎着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后唐灭蜀之战便是一幕令人瞩目的史诗。郭崇韬,他率领的军队,以惊人的速度,横扫大地,逼迫蜀地王衍投降。七十天的时间,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兴亡,一个国家的命运。让我们一同探寻这段历史的风云变幻,感受那震撼人心的战争之势。一、昏庸无道的...
郭崇韬是河东军的老臣子了,他最初是李克用堂弟李克修的幕僚,在后者去世后又转投李克用,长期充当执掌机要的谋臣角色。到了李存勖继位,郭崇韬先任中门副使、后又成了唯一的中门使,真正进入了河东沙陀集团的核心决策圈。武力强大的李家,之所以长期发展得不如朱温,主要是因为李克用有勇无谋又刚愎自用,缺乏清晰...
郭崇韬是灭前蜀的实际总指挥,但灭掉了蜀国,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他同样也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灭蜀之战,李绍琛当居首功。大军进入成都后,郭崇韬商量军务,不是找李绍琛,而是找董璋,这让李绍琛心里很不平衡。郭崇韬亲近董璋,疏远李绍琛,是因为他同董璋私交甚好。工作中如果过多地渗入个人感情,这样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