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曹忠宏 摄) 在同期举行的学堂梁子遗址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中外专家热烈讨论郧县人遗址的世界意义。曾参与“郧县人”1号、2号头骨三维复原的法国人类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艾米莉·维亚莱表示,“郧县人”3号头骨非常完整,为未来全世界可能发现的各种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复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参照。“希望将郧...
“郧县人”遗址公园,将在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附近建设,即就地建设。2022年12月29日,学堂梁子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目前,正在对“郧县人”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升,预计2023年将启动建设。大约用3-5年的时间将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建设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公园...
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北岸,曲远河口西边(图1)。遗址因于1989、1990年发现两具直立人头骨化石(俗称“郧县人”)而闻名,是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人类化石的地层的时代被测定为距今110~80万年。△图1.遗址...
这是12月5日拍摄的坐落于湖北十堰郧阳区(原为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山脊上的学堂梁子遗址(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曹忠宏 摄) 新华社武汉12月8日电题:人类演化探索不息——中外学者探访郧县人遗址 新华社记者喻珮 “真是不可思议!它的完整性、丰富性在欧亚大陆首见,祝贺中国获得了如此罕见的百万年前的古人类...
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汉江上游北岸曲远河口西,是一处集古人类、古动物和石制品于一体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保存面积190万平方米,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2001年6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置及地貌 学堂梁子遗址发掘位置 ...
目前,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还只有一半露出地面,预计今年11月份才能被全部发掘出土,整个出土过程将历时6个月。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解释,考古组是忍着好奇心在进行精细发掘。学堂梁子遗址被分成了五个地点,第一地点又分为5个发掘区,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是在第一...
《探索·发现》 20230711 湖北十堰郧县人遗址 选集 更多 《探索·发现》 20250128 大地餐桌2025(3) 《探索·发现》 20250127 大地餐桌2025(2) 《探索·发现》 20250126 支家沟汉墓(下) 《探索·发现》 20250125 支家沟汉墓(上) 《探索·发现》 20250124 小墓里的宝藏(3) 《探索·发现》 20250123 小墓...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北岸,曲远河口西边。因曾发现两具约100万前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俗称“郧县人”)而闻名,是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据显示,遗址保护面积50万平方米,分布面积超过190万平方米,发育有五级阶地,主体...
11月15日下午,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参加“2024化石保护研讨会”的化石研究专家走进“郧县人”遗址,进行现场考察与交流。在遗址现场,专家们聆听了学堂梁子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陆成秋关于“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和提取经过的详细介绍。从发现“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的偶然,到后续在同一地层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