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形成了专门从事《水经注》研究的“郦学”学派。《水经注》出现不久,史学界就对它本身的刊印、文字校理给以极大关注。从宋代至明清竟在学术界形成一个以校注整理《水经注》文字为主的“郦学”学派。如戴震、赵一清、杨守敬等。至今专治《水经注》的仍然代不乏人,而且兴起从地理学角度去研究、分析《水经注》各项...
城阳王元徽为汝南王之旧好,趁机怂恿朝廷派郦道元去雍州察看反状。郦道元明知这可能是元徽、元悦借刀杀人之计,依然决定承担起督看之责,赶赴雍州。萧宝夤曾听闻过郦道元刚正不阿的名声,害怕自己的反状败露,于是派兵将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郦道元带领随从奋死反抗,最终寡不敌众被擒,“瞋目叱贼,厉声而死”。他的...
多年后,郦道元在其地理名著《水经注》中留此存照:“余以太和十八年,从高祖北巡,届于阴山之讲武台……” 北疆每一条河流的流向、水势,每一座山脉的高度、走向都深深地烙在郦道元心中,以至于多年后,当他提起笔,这幅酝酿已久的水墨就从笔端倾泻而下,是为《水经注》。 回到洛阳,郦道元被提拔为治书侍御史,为六...
该题考查《水经注》一书的内容。从《水经注》这一命名来看,可以断定它不是天文学著作,也可以说明它不只介绍黄河一条河流的地理情况,所以,A、C两项可以首先排除;B项中的“仅”字是关键,一般情况下这种叙述都是不妥的。《水经注》文笔俊秀,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 分析总结。 从水经注这一命名...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原文及译文 郦道元《⽔经注三峡》原⽂及译⽂ 郦道元《⽔经注三峡》原⽂及译⽂赏析赏析 郦道元《⽔经注·三峡》⾃三峡七百⾥中,两岸连⼭,略⽆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 ⾮亭午夜分,不见曦⽉。⾄于夏⽔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帝,...
”陈先生认为,郦道元之所以撰注《水经注》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使然。姑且称之为“爱国情结说”。郦道元具有爱国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要说《水经注》的创作是缘于他的爱国情结,恐怕值得商榷。陈先生的论述只是一种推断,因为就现有的资料而言,还不能找到相关证据。再者,499年至512年,北魏走向衰落,郦道元撰注《...
郦道元《水经注》赏析 [原文]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山献(...
《水经注》 郦道元 郦道元(?—527 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 郦道元以父荫入仕,袭封永宁伯。迁都洛阳后,出任尚书郎、太傅掾,升任治书侍御史。受到尚书仆射李冲所弹劾,遭到免职。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外任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
郦道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县)人。他撰写的中国古代综合性地理专著《水经注》因水文以描摹天下一道蓝图,表达了作者对汉晋以来天下重新走向“大一统”的历史认识和撰述旨趣。 并称南北朝年号 郦道元虽身在北朝,他著的《水经注》却多处使用南朝年号。
郦道元是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他小的时候经常与父亲访求学道、游历山川湖海,最终写成《水经注》。《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为后世人研究我国古代的地理变化,做出巨大贡献。 郦道元水经注原文 原文: 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