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唐朝,郡主才成为特定的封号,为皇太子之女[2] 。 五代十国时期也有帝女称郡主,《十国春秋》中记载闽太祖王审知有一女为郡主,但封号已失。 北宋时期郡主正式成为王女称谓,宋徽宗政和年间改郡主为宗姬,南宋高宗时期改回郡主。辽代皇帝庶女一般初封为郡主,后加封为公主,金朝王女一般为县主,西夏待考。 元朝无郡...
是的,历史上有一些公主、郡主和县主以自己的名字作为封号的例子。这种做法通常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皇室成员...
再来看郡主。南朝刘宋时期,皇帝的女儿被称为“郡公主”,后来演化为郡主,册封对象也随之发生变化。简单来说,唐宋以后,皇太子的女儿被册封为郡主;明清时期,亲王(皇帝的儿子或者兄弟)的女儿被册封为郡主。 接着是县主。东汉时公主以县名为封号,被称为“县公主”。后来,县公主逐渐演化成“县主”,册封对象也变了。隋...
从一品:清欣郡主、明欣郡主、丽欣郡主、玲欣郡主 正二品:芸晨郡主、思晨郡主、兴晨郡主、悦晨郡主 从二品:芸珠郡主、思珠郡主、兴珠郡主、悦珠郡主 正三品:宁欣郡主、佳欣郡主、灵欣郡主、乐欣郡主 从三品:宁舒郡主、佳舒郡主、灵舒郡主、乐舒郡主 正四品:珂水郡主、惜水郡主、颜水郡主...
一般都喊对方的字,或者雅号。别说封号这种尊贵的称呼,如果直接用名字作为封号,显得不够大气,不够有...
东汉时期,有了命妇之称,来代指皇室和官员的女性家眷。到了三国时,正式有了内外命妇之分,其中“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所谓外命妇也”。相比照而言,内命妇应该就是皇帝的后宫嫔妃了。到了唐朝,对女子的封号做了进一步的规范,有了诸如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国夫人、郡夫人、郡君...
郡主,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皇族女性的封号。 最早叫郡公主,始于东汉,经过时代的变化,郡主有帝女、皇太子之女、王女、皇帝庶女、亲王女等不同身份。直到唐朝,郡主才成为特定的封号,为皇太子之女。到了宋代宋徽宗,为了增加点文艺范,改郡主为宗姬,不过敕封的非宗室之女,仍称之为郡主。后来明代,又将郡主改了回来,...
应该没有吧,不过升平公主的墓志铭说她讳升平,字升平公主,不知道啥情况。《唐故虢国大长昭懿公主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