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耿精忠先是没有答应郑经在金夏地区以及漳州、泉州等地建立据点的要求,随后更是直接拒绝了郑经索要粮饷的请求,这也就直接激怒了郑经。于是,还未与清军进行交手的郑经,先和耿精忠较上了劲儿。他先是切断了耿精忠的贸易往来,让其遭受巨大的损失,之后又直接出兵与之交战,迫使耿精忠不得不派兵救援迎战,极大...
郑经本想依据东南沿海的城市继续抵抗,然而缺乏商贸使得郑氏的财政早已大幅透支,军队难以补给,最终只得回到台湾。回看这次历时四年的西征,会发现郑经和三藩明明有着共同的敌人(清朝),但是内部并不信任反而矛盾重重,各方都想扩充自己的势力,最终在内斗后被清廷逐个击破。郑经不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海上部队在大陆征...
历史上郑成功的父亲投降清朝,身为儿子的郑成功,拒绝了父亲的招揽,站在了明朝的前面,和清军对抗。由此可见,郑成功是一个固执有底线的人,而郑经的所作所为,让远在台湾的郑成功,勃然大怒。郑成功派自己的弟弟郑泰前往厦门,准备处死郑经,以正门风。可是郑泰违背了命令,明目张胆地袒护郑经。郑成功得知后,又一次...
郑经在历史上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从清朝开始人们对他的评论就是褒贬不一的,其中对他的贬义之词占据主流,主流历史评价一般认为他贪财好色,不务正业,甚至有乱辈的嫌疑。尤其在《康熙王朝》的描写中,郑经是一个无作为,蠢笨好色的愚人,这也更加导致了后人对于郑经的评价有误,故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只知其...
郑成功在公元1661年4月,派19岁的长子郑经驻守厦门,率领数百艘战船跨海挺进台湾,与荷兰殖民者激战。经过七个多月的艰苦斗争,他们终于将荷兰人赶走,使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华民族的怀抱。正当郑成功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他收到了唐显悦的来信,信中唐显悦指责他“治家不严,何以治国?”郑经与乳母陈昭娘私通,生下儿子...
郑经出生于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在幼年时期亲眼目睹了父亲与祖父的决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开始协助父亲处理政务和军务。在清朝顺治六年(南明永历三年),永历帝册封郑成功为“延平王”,而郑经被任命为延平王的世子。为巩固郑经的地位,郑成功与南明兵部尚书唐显悦结成联姻,将唐显悦的孙女唐氏嫁给了郑经。清...
郑经气死父亲,与乳母私通,被视为郑成功的逆子。但他坚守大义20年,虽有小节之失。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领数百艘战船横渡台湾海峡,向荷兰殖民者发起猛烈攻击。经过七个月的浴血奋战,郑成功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将台湾岛重新纳入中华民族的版图。正当郑成功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他收到了唐显悦的来信。信中,唐显悦严厉...
郑经(1642~1681年)字贤之,号式天,乳名锦,南安石井镇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长子。郑经诞生于明王朝即将覆亡之际,内忧外患,国无宁日。其父郑成功力挽狂澜于既倒,兴师抗清,并奋力击溃侵占我台湾的荷兰殖民军。郑经在父亲的行伍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因而能继承父亲创立的功业。 坚守金厦援父复台 台湾古称夷洲、澶洲或...
明崇祯十五年,也就是1642年,郑经出生于福建,他是郑成功的嫡长子,母亲是同乡人礼部侍郎董飏先的侄女董酉姑。 郑经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郑成功还只是个秀才,倒是他的爷爷郑芝龙比较厉害,曾经是东南沿海的第一大海盗,后来归顺明朝,成为了明朝的高级官员,官至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