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綮(?-899年),字蕴武,是唐代的宰相和诗人。他出生在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市),是荥阳郑氏的后代。郑綮曾经考取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及仓部、户部员外郎,金部、刑部右司郎中,出任庐州刺史。他曾经向黄巢义军投书,请求不要攻打庐州,黄巢接受了他的请求。因此,郑綮受到了皇帝的嘉奖。后来,他进入朝廷担任兵...
郑綮(?-899年),字蕴武,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人。唐昭宗时期宰相。及第进士,累迁庐州刺史。召为右散骑常侍,改国子祭酒,议者不直,复还常侍,累迁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光化二年,以疾乞骸,拜太子少保致仕,卒于家。 ►5篇诗文 纠错
据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记载,有人问郑綮:“宰相近日有什么新诗吗?”郑回答道:“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这里怎么找得到?”孙氏以为,郑之所以这么说,是在道出诗歌创作的甘苦(盖言平生苦心也),本人认为恐怕还有更深的用意。汉佚名《三辅黄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唐代:郑綮 日照四山雪,老僧门未开。冻瓶黏柱础,宿火陷炉灰。童子病归去,鹿麑寒入来。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 别郡后寄席中三兰(三妓并以兰为名) 唐代:郑綮 淮淝两水不相通,隔岸临流望向东。千颗泪珠无寄处,一时弹与渡前风。 别郡后寄席中三兰(三妓并以兰为名) 唐代:郑綮 淮淝两水不相通,隔岸...
历史人物> 郑綮 【生卒】:?-899 进士及第后入仕。光化时拜礼部侍郎、同平章事。自以物望非宜,常求引退,三月后以太子少师致仕。善诗,多侮剧刺时,时称“郑五歇后体”。(,参见《新唐书》) 【生卒】:?—899 【介绍】: 唐荥阳人,字蕴武。第进士。历监察御史、庐州刺史。召为右散骑常侍,往往条摘失政。
郑綮【生卒】:?—899 【介绍】: 唐代诗人、小说家。字蕴武。籍贯不详。一说荥阳(今属河南)人,误。排行五。进士及第。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乾符二年(875),由仓部员外郎转户部员外郎。累迁右(一作左)司郎中。家贫,约乾符六年(879),求出为庐州刺史。中和四年(884),授兵部侍郎。迁给事中。拜左(一...
郑綮·唐 淮淝两水不相通,隔岸临流望向东。 千颗泪珠无寄处,一时弹与渡前风。 题卢州郡斋 郑綮·唐 九衢尘里一书生,多达逢时拥旆旌。 醉里眼开金使字,紫旂风动耀天明。 查看全部作品 最新文章 王昌龄出塞飞将军是谁?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王昌龄...
郑綮 【朝代:唐】 【小传】 【评说】 【作品】 【作者小传】: 郑綮,字蕴武,进士及第,累官散骑常侍。昭宗时,以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诗三首。 【作品】: 老僧 题卢州郡斋 别郡后寄席中三兰(三妓并以兰为名) 题中书壁 别庐州郡人
【郑綮做宰相】 唐人郑綮(qìng),字蕴武,进士出身,他的诗不拘音律,诙谐风趣,常作歇后诗以讽刺时事,因其排行第五,人称“歇后郑五”,称其诗为“郑五歇后体”。唐昭宗认为他内藏才干,要任命他为宰相。别人告诉他这一消息时,郑綮笑着说:“你们错了,就是天下人都不识字,宰相也轮不到我当。”孰料不久,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