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僧”般的存在❗️|真正的古琴高手 郑珉中先生,字从易,晚号南郭琴叟,主要著作有《故宫古琴》、《古琴及其他》等,代表性论文有《论唐琴的特点及其真伪问题》《论日本正仓院金银平文琴兼及我国的宝琴、素琴问题》《对两张晋琴的初步研究》《宋宣和 - 古琴清和
郑珉中先生,1923年出生,籍贯福建闽侯,中共党员。青少年时期在家塾读书并学习书画和古琴。1946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与研究,历任故宫博物院陈列组、历代艺术组、法书铭刻组、绘画组、铜器组、金石组、工艺组组长,研究馆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
故宫博物院的藏琴,除在后期入藏者外,包括观赏琴在内,20世纪50年代是由余同顾铁符先生一同鉴定划级的,到20世纪80年代我由陈列部第一线退出来到研究室,因故宫有这批古琴却无人研究,我才本着老院长吴仲超同志的遗教:“从故宫工作出发,去搞没有人搞的东西。”于是开始着手写议论古琴的研究文章,提出了一些关于传世...
郑珉中,男,汉族,字从易,晚号南郭琴叟。1923年生于北京,原籍福建闽侯,寄籍四川华阳。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 郑珉中,男,汉族,字从易,晚号南郭琴叟。1923年生于北京,原籍福建闽侯,寄籍四川华阳。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 郑珉中,男,汉族,字从易,晚号南郭琴叟。192...
再度郑珉中先生的《故宫古琴》一文,对文中部分内容其实还是有疑问的。比如甲骨文的“樂”字,到底是不是上丝下木?《说文解字》对樂字的解释是,樂为五声八音的总称。,像鼓鞞的样子。木,表示鼓鞞的支架。目前似乎只有古琴界是按丝附木的说法来解释。
《郑珉中先生说古琴》一文忆当年初学琴,诸城派的先生听闻郑家有一张古琴,就想来看看,结果只是个明朝琴,大失所望。 http://t.cn/A6NyV9TQ【转发】@松松發文物资料君:郑珉中先生《论鉴定古琴的两种方法——我是...
郑珉中先生定唐琴,是上海旧时的重器,不远千里只为拜观!#古琴 #卢新元说老琴 #卢新元导演 #九霄环佩 - 上海汤圆导演于2024090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70.7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故对宋琴特点就不能作出举一反三的概括,只能凭借传世宋琴中具有典型特点之器作为依据进行具体分析,或者对两宋古琴形制看法的基础上,进而探讨宋琴的发展变化,比之以往则大为有利了。今就管见所及,将宋琴分为北宋、南宋兼及宋斫伪品三个部分缕叙于后,以供识者参考。 一、北宋时期古琴的发展 宋代结束了五代...
郑珉中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当中,有一张唐代古琴“九霄环佩”。这张唐琴为伏羲式,紫漆,纯鹿角灰胎,发小蛇腹断纹,曾因剥落伤裂,用朱漆修补过。琴背龙池上刻唐篆“九霄环佩'四字。池旁右刻“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黄书两行十字,左刻“泠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行书两行十字及小印“诗梦斋印...
易禅门古琴 21-05-27 09:09 来自360安全浏览器 百衲琴考—郑珉中(七) “松风清节”琴为仲尼式,髹朱红间栗壳色漆,鹿角灰胎,通身发蛇腹间冰裂断纹,玉微。琴面作弓形,较为圆厚,底亦具圆鼓状。通长116.4厘米,肩宽18.6厘米,尾宽13厘米,肩自三徽始,腰在八徽一分至十二徽间,池沼作长方形,池上方刻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