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
郑燮,即广为人知的郑板桥,以下是其生平资料: 一、基本信息 姓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 出生日期: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 逝世日期:乾隆三十年(1765年)12月12日(公历为1766年1月22日)。 籍贯: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二、生平大事 早年求学:郑板桥自幼随父亲读书,...
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
郑燮最有名的诗词 《兰》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念奴娇 莫愁湖》 《新竹》 《咏芭蕉》 《扬州 其一》 《板桥题画·兰》 《咏梧桐》 《七言诗》 《竹石》 《题半盆兰蕊图》 《泜水》 《道情十首 其七》 《题游侠图》 《道情十首 其五》 ...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清代江苏兴化人,历任河南范县知县、山东潍县知县,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燮24岁中秀才,26岁开始设塾教书。公元1736年,44岁的郑燮考中进士。公元1742年,已经50岁的郑燮被任命为范县县令。郑燮为官倡导简肃,把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看成桎梏。他察访民情,不像别的官员那样八抬...
郑燮生平简介 篇1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杨州八怪”中的一位,对于书画十分擅长,在书法上的成就尤为突出。郑燮曾经做过县令,后来被罢官,又以卖书画为生。他最著名的成就就是将行书、楷书、隶书以及草书融合在一起,创制了一种特别的书体,称之为“六分半书”。很多人认为其取汉隶(八分)之...
郑板桥的一生,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出生于江苏兴化,是“扬州八怪”之一。他们家原本属于书香门第,但是到他父亲时,家道中落,生活清苦。在郑板桥3岁的时候便不幸丧母,14岁时继母又病逝了。到了郑板桥23岁时,他在家乡当了几年的私塾老师,正当他为了全家的生计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
从郑燮生平看,他早年家贫,在仕途上因为民请愿得罪豪绅被罢官,却始终没有向恶势力低头,这体现出他坚韧的性格。就如同竹子,在 “千磨万击” 的恶劣环境下,依然 “坚劲”。郑燮痛恨官场腐败作风,保持自身的正直,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竹子常常给人挺拔、正直的印象,无论环境如何,都笔直生长。他为政有才干,在困境...
他幼年丧母,30岁父亲和儿子相继去世,49岁才当县令,是著名清官 文|历史的故纸堆 郑燮,字克柔,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因为他出生时小雪纷飞,其父非常开心,便以《尚书·洪范》篇中的字句“燮友克柔”,为其取名并字。因为郑家附近有一座木板桥,郑燮后来就自号“板桥”。因此,后世多以郑板桥称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