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2004-09至2010,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博士 2000-09至2004-07,北京林业大学,林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1至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7至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7至2018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 2013至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郑晓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 科研之友号:60463903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3 项目 35 成果 1389 阅读 70 下载 2038 被引 11 H-指数 主页 成果
郑晓明,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科研创新团队研究助理。2000年9月至2004年7月在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学习;2004年9月至2010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9月至1994年6月在东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葛颂研究员。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农作物种质的概念比种子更为丰富,包括根、茎、可繁殖的芽等,是未来可对个体进行繁殖的基本载体。不同于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里肆意生长的野生稻,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一些农作物的种子正在零下18度的低温库里“冬眠”,一些作物组织在零下196度的超低温库里“深度休眠”,如有需要,...
内容提示: —今日星辰—“防除麦草谁最灵,农科 院里 郑晓明。 ”这是 我省 广大 农村流 传的一则新民谣。郑晓 明何许 人也?他就是 省农 科院专攻麦田杂草的杂草 专家。近年 来,他凭着一 股惊 人 的毅 力,推出了一系列 高效 麦田 除草 剂,在大江南北掀起了` ’绿黄隆热”、“麦草 光热” ,草口...
近日,记者走进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钱前,以及长期从事野生稻搜集、保存和利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晓明。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从2021年开始筹备建设,面积180亩,可以容纳4万份野生稻资源,是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圃。自建设之初,就同步开始在这里...
9月16日,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郑晓明在野生稻圃,观察野生稻保存情况。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除此之外,一部分野生稻还被种植在水泥池子中,记者看到,水泥池的地面铺设了塑料网格,池中灌水,每一株野生稻都种在盆中,然后再放入水中,“通过根系繁殖,是许多野生稻都有的特点,它们的根在泥土中延伸,可能在...
为加快优异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资源支撑。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的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研讨会上,国际水稻研究所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郑晓明介绍,中国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合作历史悠久,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水稻种质资源约3.48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