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碑的笔画有方也有圆,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体,刚劲姿媚于一身,堪称不朽。结体宽博,气魄雄伟。清代包世臣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
《郑文公碑》属于魏碑楷书,整体风格较为粗犷,是郑道昭为纪念其父所刻的摩崖石刻,此碑被人称为“北魏摩崖第一石刻”,碑分上下,风格具有一致性。学碑的风气,是从清代开始的,在此之前,许多碑刻墓志并不为书家所重。而清代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来自政治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导致文人,将目光投向到更为古...
一、《郑文公碑》概况·摩崖刻石·分上下碑·刻于同年·郑道昭书 《郑文公碑》,又称《郑羲碑》,分为上、下两碑,故又称《郑羲上下碑》,上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下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传为北魏书法家郑道昭于永平四年(51...
郑文公碑的笔画有方也有圆,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体,刚劲姿媚于一身,堪称不朽。结体宽博,气魄雄伟。清代包世臣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
北魏名臣郑道昭(455-516年)为其父书写的碑文《郑文公碑》(见图一),为历代书家所钟爱。当代隐士金熙长评《郑文公碑》为:该碑是用篆籀笔意写楷书的典型代表,该碑用笔厚拙宕逸,结字端庄多姿,书风雄浑矫健,可作为临写仙家书法《瘗鹤铭》及《许长史碑》等的辅助参考之碑。现今流传下了许多书家临写的...
《郑文公碑》,即《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郑文公碑》分上下二碑,上碑在山东省平度市天柱山之阳,无碑额,二十行,每行五十字;下碑在山东省掖县云峰山之阴,五十一行,每行二十九字,上下碑的内容基本相同。《郑文公碑》传为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所书,他为了传述其父...
此碑为郑道昭书写,字体均为楷书,其结字宽博舒展,笔力雄强圆劲,有篆隶趣相附,为魏碑佳作之一。郑文公碑》上下两碑,碑文大体相同。郑道昭先于天柱山刻出《郑文公之碑》(碑身由一块天然碑状石稍加琢磨而成,竖式,无碑额,属摩崖类刻石。)后,发现掖县云峰山之东的寒洞山石质较佳,又再重刻,正书额...
其实,这个碑是记载着中国历史上一个著 名的爱国将领——郑成功的印证证据。在这个碑上,可以看到郑成功 的事迹,和他的手书字。 字帖内容 1. 郑文公碑的字体 郑文公碑是一块明代的石碑,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仍然保存完好。 其字体是一种叫做隶书的硬朗字体,其中包含有许多古代代表性字体 的特征。而且,这个碑...
其一生致力于魏碑创作,其作品颇丰,其中《郑文公碑》堪称其代表作中的代表作。后人称《郑文公碑》为“魏碑圆笔之极轨”,那么,此作到底好在哪里呢?《郑文公碑》:又称《郑羲碑》,分为上、下两碑,上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下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
北魏郑道昭《郑文公碑》赏析 北魏郑道昭《郑文公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