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祖德离婚后,郑敏之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她自己创办了命之乒乓球俱乐部,为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郑敏之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所以在晚年时,她常常接受媒体采访。不过,面对镜头,她很少谈及个人的批评,而是更喜欢探讨中国乒乓球的未来发展。郑敏之的一生可谓是辉煌与痛苦交...
郑敏之(1923-1946),女,河北省曲周县郑庄村人,中共党员。 郑敏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读书,勤奋好学。受父亲影响,她积极投身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郑敏之任曲周县妇救会宣传部长。同年,抗日县长郭企之被敌人杀害,斗争形势急剧恶化,郑敏之联合其他抗日组织,组...
而郑敏之选择了一个人生活,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她深爱的乒乓球事业中。婚姻的失意并没有打垮这位乒坛名宿,反而激发了她二次创业的勇气。回到上海后郑敏之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创办了敏之乒乓球交流中心。这一手"以商养体"的操作,让她找到了新的人生价值。"敏之杯"乒乓球赛在她的运作下逐渐成为上海的一张...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行。教练准备让郑敏之参加团体赛,可考虑她只有18岁,缺乏世界大赛经验,为求稳便割舍了郑敏之。结果教练组安排邱钟惠、孙梅英、王健、梁丽珍参加团体赛,女团获得第3名。第27届世乒赛,郑敏之与张燮林合作,击败了世界混双冠军——日本选手荻村/松崎君代,郑敏之一战成名...
1971年,郑敏之经历了一次人生的转折,参加完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她和团队返回中国。并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在人民大会堂,周总理不但亲切地与他们交谈,更邀请他们登上天安门城楼,仿佛一瞬间。小球的背后蕴含了巨大的时代意义。在郑敏之心中,和国家大事相连的体验宛如一场梦。她永远记得那个时刻,在周总理...
你以为郑敏之的人生只有鲜花和掌声?那你就错了。她嫁给了围棋泰斗陈祖德,这本来是天作之合,结果却以离婚告终。围棋和乒乓球,都是国粹,这俩人在一起,多般配啊!可生活不是童话,聚少离多、性格差异,各种问题都来了,最后只能分道扬镳。离婚后的郑敏之,没有哭哭啼啼,也没有自暴自弃,她选择活得更精彩...
郑敏之,出生于1945年,祖籍中山濠头乡。她从小热爱乒乓球运动。1958年入选上海市乒乓球队,1960年入选国家乒乓球集训队。1961年在全国比赛中战胜了世界冠军丘钟惠,开始了向世界巅峰的攀登。郑敏之是横板球手,擅长削球,防守稳健。1963年第一次代表国家参加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就与张燮林合作打败了当时的世界混双冠军—...
郑敏之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乒名将,多次斩获金牌和银牌,更是在第31届世乒赛中与林慧卿合作拿到了女双冠军,而她的感情生活却没能像她的事业一样红红火火。她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前夫陈祖德是围棋泰斗。他们相识在1959年,却在11年后因为一纸情书走到了一起,成为一对夫妻,可仅仅16年后,两人最终因性格...
而郑敏之呢,一拿起那小圆板,就好像天生会挥舞一样。教练一看,这姑娘不错啊,于是直接给选进了市队。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人生突然按下了加速键,从普通玩家变成职业赛场新秀。后来,她加入国家队,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横拍削球打法,那简直堪称艺术品。一张小方桌、一颗白色小球,在她手里左挡右削,每一次旋转...
郑敏之和陈祖德生了一个男孩,但这个在外人看来足以称羡的家庭却在十余年之后分道扬镳。“好聚好散,希望我们各自安好。”郑敏之的为人如同她的乒乓球打法一样,大气,雷厉风行;虽然郑敏之对于十多年的夫妻感情说散就散这一点还是感到难过。许多人对于这对体育界的名人夫妇所爆料出来的离婚消息而感到遗憾,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