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量子点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宋教授与团队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他们通过材料创新与器件结构优化,成功提升了量子点发光效率和稳定性,为显示技术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此外,宋教授还特别提到了卓立汉光等企业提供的高性能设备在研究中的关键作用。这些设备不仅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未来技术的进一步升级...
深感荣幸能聆听到宋继中教授分享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卓立汉光将与科研人共同见证国产科技在这片领域绽放出的璀璨光芒,体验更多由创新引*的奇迹。 教授简介 宋继中,河南郑州人,1984年生。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曾在显示面板公司-友达光电从事OLED研发,目前为郑州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发光显...
为此,郑州大学宋继中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全固态绿色合成方法——聚合物表面限域的机械化学反应(PMR)策略,以聚合物作为反应介质,利用高速研磨粉碎机的高速搅拌力为反应驱动力,在极短的反应时间内(100 s)就能成功制备出发光效率(PLQY)...
鉴于此,郑州大学宋继中教授团队针对单卤素钙钛矿纳米晶应用于先进显示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综述,讨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并进行了展望。 该成果以题为“Recent progress of single-halid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for advanced displays”发...
针对全固态合成中反应时间长、发光效率低的难题,郑州大学宋继中等提出聚合物表面限域的机械化学反应(PMR)的策略,利用高速多功能粉碎机,在短反应时间内(100 s)成功制备出高效的钙钛矿QD荧光粉。该策略的特点在于:(i)粉碎机的超高转速(>15000 rpm)能够产生足够强的机械力,有助于金属盐前体和有机卤化物的快速混合,...
针对全固态合成中反应时间长、发光效率低的难题,郑州大学宋继中等提出聚合物表面限域的机械化学反应(PMR)的策略,利用高速多功能粉碎机,在短反应时间内(100 s)成功制备出高效的钙钛矿QD荧光粉。该策略的特点在于:(i)粉碎机的超高转速(>15000 rpm)能够产生足够强的机械力,有助于金属盐前体和有机卤化物的快速混合,...
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因其高色纯度和宽色域而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发光技术。然而,量子点(QDs)高效稳定的激子复合依然很难稳定实现,导致QLED器件性能受损。 郑州大学宋继中等人提出了一种配体补偿(LC)策略,通过引入三正辛基膦(TOP)和CsBr的配体对来优化量子点。配体对可以提高QD油墨的透明度和胶体稳定性...
宋继中 南京理工大学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副教授,近五年来一直从事低维半导体材料与相关光电器件的研究工作,在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 Angew. Chem. Edit. Int.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10余篇,3篇论文被Advanced Materials, Angew. Chem. Edit. Int.等期刊作为封面...
因此,为了实现蓝光QLEDs中高效的激子辐射复合,迫切需要开发能够同时钝化蓝光QDs缺陷和优化器件载流子注入平衡的策略。 鉴于此,郑州大学宋继中等结合CsPbCl3-xBrx QDs的表面钝化和器件结构的合理设计,构筑了发射光谱为490 nm的高效QLEDs,最高外量子效率(EQE)达23.5%(图1),这是目前蓝光钙钛矿LEDs领域中报道的最高值...
宋继中 郑州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河南郑州人,1984年生。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曾在显示面板公司-友达光电从事OLED研发,目前为郑州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发光显示材料及器件教学及科学研究。在发光显示领域,首次实现了铯铅卤量子点的电致发光,被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等评价为“首次(first)发展”、“发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