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燕王谋划起事时起,郑和就随燕王左右,参与战略决策以及军事指挥行动,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太监。 公元1405年,永乐帝命郑和为西洋正使太监,率船队出使海外,此次大规模的航海行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调查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二是显露大明国威,扬名海外。 而郑和之所以能从一干人等脱颖而出,被授命为西洋正使...
郑和,史称三保太监,幼年经历不详。十几岁就当了太监,在燕王朱棣府上服侍。公元1399年,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初年,开始大肆削藩。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实施反抗。公元1402年,朱棣攻下首都应天,正式登基称帝,建文帝不知所踪,史称靖难之役。而在这一战中,一个太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郑...
提起郑和,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太监,而是他七次下西洋的壮举,是他大明第一航海家的声名。(一)靖难之役,立下战功 郑和第一次出名,是因为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准备夺取侄子朱允炆的地位,所以才会爆发靖难之役。为了尽快夺取,燕王府内的所有人倾巢而出,都拿起兵器上战场,其中就有郑和。而且郑和还在...
话说郑和刚开始组建下西洋队伍时,就已经深谋远虑地不带年轻女子了。随从不解,问他:“郑大人,您不带年轻女子,谁来伺候这一船人的饮食起居呢?”郑和想了想,说道:“你们去找一些老妇人吧,记得要身体健康,干过活儿的人!”于是,郑和的手下兵分几路,开始各处搜罗具有一定生活技能的老妇人。没过多久,就集...
郑和作为从小便跟随朱棣的家奴太监,自然也要投入战斗,而且是跟随朱棣在前线。在郑坝村之战中,郑和以一支奇兵突袭李景隆大军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朱棣甚是喜悦。对于这位年轻小太监来说,真是一战成名,朱棣亲自赐名郑和,就此开启了他建功立业的人生模式。
《大明最强太监郑和的传奇故事》 青青育史 1188粉丝 · 683个视频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03:28 中美明起大幅互降关税 美国客户“松口气”催发货 上海外贸企业积压订单陆续发运 看看新闻Knews 1.0万次播放 · 47次点赞 02:58 特朗普第二任期首访中东 有何目的? C位看 1.8万次播放 · 227次点赞 07:05 ...
郑和 是的,郑和确实是一位太监。 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被称为马和、马三宝,是云南昆阳人。他在年幼时被明军俘虏,随后被送入宫中服役,最终成为了燕王府的一名宦官。在“靖难之役”中,郑和表现出色,立下了不少战功,因此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赏识。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为了表彰郑和的功绩,特意...
就是这样的传奇人物,郑和却是一位阉人!很多人都非常好奇,郑和12岁被阉成太监 为何却子孙满堂呢?主要有2个原因。第一种原因是:赐姓制度。在历史上,赐姓的情况很常见。例如刘邦建立汉朝后,刘姓成为国姓,刘邦就赐姓给功臣项伯,使其姓刘。因此现在姓刘的人,并不一定都是真正与刘邦有血缘关系的后代。同样地...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
郑和的早年经历,史书中记载的不太详细,应该是经历比较坎坷的。 郑和也是在战争中成为明军的俘虏,小小年纪就被阉割做了皇家的一名侍者,也就是小太监的。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率师30万人南征云南,准备剿灭元朝在云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