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9—1997,7 厦门大学,化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1997,9—2000,7 厦门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2000,9—2004,5 厦门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2004,5—2010,8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助理教授 2009,7—2010,8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Zhou Steve课题组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金属催化的合成杂环药物分子的...
郑剑峰,1975年2月出生,是一位在化学领域有着深厚学术背景的副教授。他于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在厦门大学攻读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接着,他在1997年至2000年继续深造,取得了有机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4年5月,他进一步提升学术层次,获得了有机化学专业的理学博士学位。自2004...
近日,厦门大学郑剑峰、黄培强团队报道了一种高效、简洁的合成策略实现quinocarcin的不对称全合成:他们首先发展了一种仲酰胺的不对称催化还原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方法学,然后应用该方法学为关键策略,一步构筑了quinocarcin中具有3个手性中心的吡咯烷(D环),从而以7步,5.6%总产率完成迄今为止最简洁的quinocarcin不对称全...
厦门大学化学系 被引频次 155 成果数 20 H指数 6 G指数 12领域: 化学 期刊 70% 会议 15% 专著 0% 其它 15% 总计 20篇 2015年成果数5 2010年被引量23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The iridium-catalysed reduc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tertiary lactams/amides with isocyanoacetates 2018 - ...
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在Chin. J. Org. Chem.,厦门大学硕士生徐业鹏和阮义为共同第一作者,厦门大学郑剑峰副教授和黄培强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工作主要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资助。 黄培强团队主页:https...
2000,9—2004,5 厦门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2004,5—2010,8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助理教授 2009,7—2010,8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Zhou Steve课题组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金属催化的合成杂环药物分子的研究。 2010,9—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
2000.9—2004.5 厦门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2004.5—2010.8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助理教授 2009.7—2010.8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Zhou Steve课题组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金属催化的合成杂环药物分子的研究。 2010.9—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系,副教授 ...
郑剑峰副教授厦门大学 - 化学化工学院查看联系方式 研究领域 药物合成,不对称合成。 现主要参与黄培强教授进行吡咯环化合物和昆虫信息素的不对称合成研究。还参与过沙奎那韦(Squinavir)、奈非那韦(Nelfinavir)、安普那韦(Amprenavir)的工业化改进以及新型抗HIV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2010,9—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目前主持基金项目: 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抗肿瘤生物碱jenamidines A1/A2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J0107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生物碱(-)-quinocarcin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 项目批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