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31日,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郑俊怀等人挪用伊利股份1650万元资金进行MBO,以挪用公款罪判处郑俊怀六年有期徒刑。没有正当的资金来源,是引发郑俊怀挪用公款悲剧的直接原因,但这并非全部原因。在一波又一波的国企股权改制中,有的人平安着陆,有的人则身陷囹圄。不管结局如何,郑俊怀的MBO之殇所折射的国有资...
【财新网】自2019年因减刑造假被再度收监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887.SH,伊利股份)前董事长郑俊怀在公众视野中消失。财新近日获悉,因被认定从伊利股份挪用公款约2.45亿元并通过信托公司曲线收购伊利股份的国有股份,郑俊怀被包头市中级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与此前郑俊怀同样被以挪用公款罪判处...
半年后的2004年12月20日,伊利股份开盘即告跌停,随即便遭上交所紧急停牌,这一回主角不是俞伯伟而是换成了董事长郑俊怀。 有很多人不明白,郑俊怀半年前为什么会有那种自杀式的举动,仅仅是因为俞伯伟要对国债投资进行单项审计吗?独立董事虽说在上市公司无非是一只花瓶,是一种摆设,就好比所谓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
当时法院审理查明,在郑俊怀宣称的MBO中,一个突出的特征是,郑俊怀等人秘密成立的华世商贸公司为其私人所有,伊利的其他高管均不知情。并且,郑等人还为此伪造了关于华世公司所持股权的承诺函等文件。显而易见,郑俊怀挪用伊利集团八拜奶牛厂的1500万和150万元购买伊利的社会法人股票是为了谋求个人私利。 这显然与MBO的本质...
文章称,通过查阅伊利股份的相关资料,不难发现,当时伊利股份正要推出一项重大利好,10送10转增股本,这是一次典型的内幕交易。而知道这个消息的就只有时任副总裁的杨桂琴和总裁郑俊怀以及证券经理关晓军。关作为证券经理,并没权力擅自进行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刘应坤)...
郑俊怀:乳业大王折于一人MB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伊利是郑俊怀一手创造的,他主宰这家企业20余载而成就大业。如果功成身退,他的荣华富贵及深远影响都能保证。但”老爷子”的间接影响力是很多著名企业家所不能接受的,因为他们亲历亲为习惯了。他们不甘于颐养天年,因为苦惯了。而他们共同的黄昏梦想是,当太上皇垂帘听政,遥控年轻人再创辉煌。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得”普...
收藏 分享 下载 举报 用客户端打开
摘要: 郑俊怀,现年52岁,伊利股份的董事长兼CEO。和伊利乳业强大的广告攻势相比,郑俊怀基本上算是一个低调的人物,因此,知道伊利股份的人多,知道郑俊怀的人少,直到今天郑俊怀被拘捕为止,依然如此。 暂无资源 收藏 引用 分享 推荐文章 我国上市公司MBO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MBO 法律 郑洁:约会...
//@老张评论 :伊利的郑俊怀,MBO用公司的钱收购公司,被抓进去了一次。后来退休6年后,又被抓去第二次。我觉得万科这些金融高手比郑俊怀还恶劣地多。现在万科是国企,这就涉及了国有资产流失。如此大 的金额,是要到新疆筛一辈子沙子的。 @何夕 去年9月的文章《揭秘万科影子银行》,作者拆哪儿。水有点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