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无疑是中国近代重要的记者和出版家,一生抱着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执著信念,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做出的关于三联书店的指示时,便高度评价了邹韬奋的工作,并肯定说:"三联书店与新华书店...
一路上,邹韬奋忙着考察,可事实上,早在出发之前,邹韬奋就的耳疾就已经非常严重了,他时常头痛。可苏北战局紧张,战事不停,部队突然转移是常有的事,邹韬奋还特意学了骑马,以确保转移时不掉队。每至一处,邹韬奋受邀演讲,邹韬奋就忘了自己的病痛,以饱满的演讲、澎湃的热情,激起群众的爱国热情。病情是容...
虽然邹韬奋生前未能入党,但中共中央在致其家属的唁电中称他为“吾党的光荣”。毛泽东为之亲题挽词,赞扬他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也感慨地说,邹韬奋经历的道路,就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历史上,民主进步人士中还有许多人如邹韬奋...
邹韬奋(1895—1944)同志一生热爱祖国与人民,追求正义与光明,矢志不渝地投身进步文化事业,“在他的笔底,培育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促成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7月24日,正逢邹韬奋逝世80周年纪念日,也是毛泽东题写“邹韬奋先生的精神”挽词80周年。在圣约翰大学原址上建立起来、拥有百年文保建筑“韬奋楼”...
邹韬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1926年10月起,他开始担任《生活》周刊主编,对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使其深受读者喜爱。“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从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爱国者,积极宣传抗日救亡,《生活》周刊创造了当时杂志发行量的最高记录。《生活》周刊被反动当局查封...
邹韬奋全部作品:转到光明方面去,萍踪忆语,生活与我,最留恋的一个地方(经典悦读),小言论第二集,小言论第三集,小言论第一集,韬奋漫笔,萍踪寄语:第一集,萍踪寄语:第二集
邹韬奋先生的一生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奉献。他的事迹和精神被广泛传颂和赞誉。1956年,上海市政府出资修复了邹韬奋的故居,并在隔壁建立了韬奋纪念馆,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2009年,邹韬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这是对他一生奋斗和奉献的最高赞誉。 综上所述,邹韬奋先...
邹韬奋 1895.11.5~1944.7.24 1 周韬奋原名恩润, 1895年出生亍福建长 乐县一个破落的旧式官 僚家庭。5岁时便在家 读私塾。1910年,入 福州工业学校。两年后 进上海南洋公学(交通 大学前身)附小,在此 上中学并读至大学电机 工程科二年级。1919 年,他转入上海圣约翰 大学文科。 人物简介 新闻记者、政治家和...
邹韬奋去世,追悼会整整推迟3个星期,周总理向中央提3条建议 1941年末,香港深陷敌手。在这个困境中,矢志抗日的爱国人士邹韬奋只得踏上流亡之途。对于一直高举抗日旗帜的他来说,日伪势力的仇恨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1942年,为了避开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迫害,邹韬奋得到中共地下党的营救,成功脱离危险的境地。邹...
邹韬奋,1895年生,1944年因病去世,生于福建省永安县,中共党员。1926年,邹韬奋任《生活》周刊主编。“九一八”事变后,他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奉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对日不抵抗政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