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欣庆,1964年生,江苏沙洲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地质学博士。现在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事海岸带科学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为海岸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先后参加和负责过"南海北部湾晚第四纪环境演变"、"南黄海辐射沙洲形成演变研究"、“海岸沙尘暴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江苏...
邹欣庆,男,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平台平台长,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兼任中国第四纪学会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环境与发展学院中国理事;世界自然基金...
邹欣庆 中国 南京大学 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者ID:GAID10472149 同名学者 论文总数228+ 国际论文数124+ 知名学者引用 TOP引用学者 临床指南引用 订阅此学者 注册后可以免费订阅1位学者,订阅后可以查看全部论文及更多信息 学术论文 代表作 合作学者 学科 期刊 顶级期刊 Email 发文曾用名 机构轨迹 ...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邹欣庆教授课题组在微塑料源解析和多样性研究、以及南海微塑料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diversity of microplastics: Taking floating microplastic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 an example”为...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邹欣庆教授团队在揭示全球河流-近海连续体有机碳转移和积累模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海洋沉积物被认为是有机碳(OC)的长期且稳定的汇,其中,河流每年输入到海洋的颗粒有机碳(POC)通量高达0.2 Pg(1 Pg = 1015 g)。但大部分陆源有机质进入海洋后会发生差异性降解,所以海洋沉积物中不同来源OC的识别,...
探索·收获!邹欣庆教授课题组在近海海洋热浪领域研究取得进展 昨日小南推文 征集令 · 五月的花海!青年故事,由你书写!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邹欣庆教授课题组在中国近海海洋热浪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 "Marine heatwaves in China's marginal seas and adjacent offshore water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邹欣庆教授课题组在南海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礁中礁栖鱼类有机污染水平及源解析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Occurrence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coral reef fish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为题,刊发在海洋环境类主流期刊...
摘要 通过对南京江北地区一个典型剖面(TZC剖面)进行野外调查、室内磁化率、粒度等替代性指标分析和光释光断代研究,探讨了该地区第一层古土壤形成时的粉尘堆积与成壤环境演变特点.结果表明:第一层古土壤(400~50cm)形成于全新世最适宜期(8500~3100aBP),是在末次冰期下蜀黄土堆积成壤基础上的再发育,与下伏黄土之...
摘要 利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苦水洋潮流通道的钻孔,在11DT06钻孔中共取73个样品进行粒度分析,通过沉积相分析和浅地层剖面解译,结合14C测年、微体古生物分析对苦水洋南部水下沙脊长周期演变和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柱状样中的沉积物以砂为主,平均含量为46.8%,其次为粉砂,平均值为45.3%,粘土含量最少,平均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