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力子在中共的接待宴会上说:“和平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希望和平障碍得以扫除。我此来不代表任何方面,唯江南人民盼切和平,并且宁愿选北平式的和平,不愿选天津式的和平。”经过接触,四位代表一致认为和谈的障碍不在北方而在南方。27日,邵力子与代表团飞回南京,并带...
邵力子早年求学于上海求志学堂、广方言馆、苏州中西学堂等地,后考入复旦公学,并留学日本。 在日本期间,他加入了同盟会,并与于右任等创办《神州日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回国后,他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等,宣传革命思想,但均遭查封。 新闻与教育事业: 1916年,邵力子在上海创办《民国日...
此外,邵力子在写书之余,也曾与当代“草圣”、“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等人探讨书法艺术。然而,与于右任的书法相比,邵力子的书法更多的是一种文人的优雅和谨慎,而且,他的书法也很有章法,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充满了艺术的美感。作为蔡元培弟子的邵力子,在其身上受到了“什么都不能做,什么也不能做”的生活态度。...
原本蒋介石对邵力子身兼国共两党双重党员身份有所忌惮,借此正是蒋介石向中共组织也是向邵力子要求单一国民党员身份的举动。中国共产党从国共两党合作的大局出发,在8月欢送谭平山、邵力子出使苏联的会议上,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发言,决定让邵力子放弃中共党员身份。瞿秋白夫人杨之华在19...
这一切还得从邵力子先生的早年的求学经历说起。邵力子是绍兴人,15岁之前主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也凭借兴趣研读地方志。17岁之后前往上海、广东等地求学,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的发展理论。1905年,在前往复旦公学求学的时候结识了于右任先生。后来两人前往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面见了当时忧国忧民的孙中山先生,在...
民革前辈邵力子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邵力子一直为民主革命奔走,为推动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首邵力子的一生,作为近现代最早报人之一,他以《觉悟》副刊等为阵地,广泛宣传马列主义、积极声援工农运动、热心引导进步青年从事革命事业,正是其为民主进步和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缩影。 改革...
另外,在书法创作过程中,邵力子还经常与现代草圣、同是国民党元老的于右任先生切磋书法技艺。不过,与于右任先生的草书笔走龙蛇、纵横酣畅所不同的是,邵力子写的行书和楷书更多了些文人的雅致与严谨,且取法乎上,章法有度,让人感觉到一种真情的流露和艺术美。邵力子曾经是蔡元培的学生,他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无所...
【蒋介石拉邵力子到黄埔军校任职】邵力子,生于浙江绍兴,生于一八八二年,故于一九六七年。他曾化名闻泰、夙寿,别号仲辉。这位风云人物,于一九零三年赴杭州应试,一举中举。不久,他前往上海,进入震旦公学深造。然而,他的真正学习生涯始于第三年,那时他赴日本修习新闻学。在日本期间,他不仅钻研新闻学知识,还...
1950年深秋的一天,毛泽东邀请邵力子和傅作义。两人下车之后,毛泽东和他们一一握手说道:“欢迎,欢迎,先生和将军都很准时啊!”邵力子说:“主席是珍惜时间的人。”几人进屋之后,邵力子看桌子上面的文房四宝还没有收拾,就问道:“主席正在写字?”毛泽东神秘地一笑:“是啊。”邵力子看着毛泽东神秘的表情,还没有...
邵力子(1882—1967),绍兴陶堰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原名邵仲辉,“力子”原是笔名,取义于《后汉书》“游子天所弃,力子天所富”,即“勤劳之人”。他致力于国共合作,谋求和平解放台湾,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贡献了毕生精力,被誉为“和平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