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会秋 教授 收藏 完善纠错 吉林大学 考古学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讲授课程: 中国北方青铜时代考古工作经历: 2007年7月至今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系 研究领域 中国北方青铜时代考古、新疆及中亚考古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
地点:宁夏固原博物馆南三楼会议室 主讲人:邵会秋 主讲人简介:邵会秋,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主要从事中国北方青铜时代考古、新疆考古、欧亚草原考古、中亚考古方面的研究。主要成果有《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百兽率舞:商周...
人物简介: 一、邵会秋担任职务:邵会秋目前担任宁阳县昊胜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租赁中心法定代表人;二、邵会秋投资情况:目前邵会秋投资宁阳县昊胜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租赁中心最终收益股份为0%;老板履历 图文概览商业履历 任职全景图 投资、任职的关联公司 商业关系图 一图看清商业版图 ...
邵会秋:绘就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彩色图景 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通道,汉唐丝绸之路的考古与历史学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从考古发现来看,在丝路正式开通之前,东西方人群就已经有了较为密切的交往,丝绸之路的部分路段很早就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缺乏历史文献的详细记载,加之年代久远,考古材料也相对零...
荐书:邵会秋:《君子之兵——青铜剑与草原文化》1965年冬,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中出土了一件国宝级的青铜剑,剑的主人就是因“卧薪尝胆”的故事而家喻户晓的春秋五霸之一——越王勾践。这把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乍(作)用剑...
传说中“干将作剑,来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这种记载无法从考古发现中得到印证,但近年来冶金考古的发...
从此,邵会秋也与新疆结下不解之缘。 2014年到2017年,邵会秋加入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的罗布泊综合科考团,每年有20余天在罗布泊科考。考察团根据标记着可能存在人类活动迹象的遗址、墓地、人工河道等信息的高精度卫星照片,核实信息并进行考古区域调查。每天按计划确定一片考察区域,吃完早饭,带点干粮就...
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 2024-03-26 06:08:0116:08 52 所属专辑:考古研史 | 翻检故纸,采撷新知 | 精品历史解读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 新疆地区史前时期发现的考古文化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2千纪以前;第二阶段,公元前2千纪初到公元前2千纪中叶;第三阶段,公元前2千纪中叶至...
邵会秋 杨建华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人群和文化交往的古老通道,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考古学材料看,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欧亚草原与中国北方地区就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化交往,这条早于丝绸之路的草原通道被我们称为“草原金属之路”。在草原金属之路上,金属器以其轻便易携、质地坚固等特点,成为早期东西方文化...
邵会秋等在《早期斯基泰文化及欧亚草原的动物纹起源问题的探讨——从〈斯基泰—伊朗动物纹风格的起源〉一文谈起》 一文中强调,在整个欧亚草原地带动物纹起源问题上,应该坚持多地区起源论,在欧亚大陆草原上存在很多像斯基泰文化这样的文化中心,并且认为“欧亚草原动物纹”这一概念相较于“斯基泰动物纹”更能涵盖整个欧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