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题 题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2条第2段)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肌肤不仁;即重不胜;即不识人 反馈 收藏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昏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反馈 收藏
1 . 中风病所以会出现“闭证”与“脱证”两种不同 证型 ,其原因是由于人体体质不同,脏腑有虚实寒热之异。若病人 素有郁热,发病则多见闭证;如脏腑本属虚寒,则多见脱证。2 . 中风病的病位浅深和病情轻重,按《金匮要略》所分,有 中经络和中脏腑的不同;“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邪入...
5.3、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邪入于腑即不识人 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1# 张仲景 金匮要略第5篇3条 (5.3) 《金匮要略》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5.3、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邪入于腑即不识人 邪入于脏舌即(目录、专题、原文)-作者:张仲景
中风分为在络、在经、入腑和入脏四种证型。中风邪在于经的特点是A.肌肤不仁B.即重不胜C.即不识人D.舌即难言E.筋脉拘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