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海德格尔在“那托普报告”中所做的亚里士多德阐释,伽达默尔在“导言”结尾处给出了一个总结性的观点:“因此实际上,在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居有和诠释工作背后,隐藏着基督教福音的末世论维度,以及瞬间(Augenblick)的别具一格的时间...
“那托普问题”就是那托普对胡塞尔的反思现象学提出的两个挑战性的问题:一个问题是,你认为现象学是在反思中进行的,通过反思描述原本的生活体验,但是,因为有了这个反思,就使得生活经验就不再被活生生的体验着(erlebt),而是被观看着(erblickt)。也就是说,你的反思就止住了体验的流动,使得被体验的东西成为某种比较...
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那托普( Von Paul Natorp)就因此向现象学提出两个质疑。一、在反思中我们不再正经历着生命,而是在静观它。我们从外面来说明生命经历,把它从当下的生命经历中挖出,就好像挖进汹涌澎湃的生命经历( Erleben),从中多少掏出一点东西。那托普说这是要“让生命之流静止”。那托普的第二个质疑是,...
新康德主义者那托普对现象学的挑战是有力的,他认为胡塞尔的现象学面临着两个困难:一是现象学的反思一定会“停止住经验流”,从而使那被反思到的不再是原初经验;二是任何对经验的描述都是一种普遍化、概念化和抽象化,因而使所表达者不可能是原初经验的“事情本身”。推究到底,这两条反对理由是对古往今来一切想...
可是,这一此在在世的构境逻辑最早却恰恰是青年海德格尔在五年前的“那托普报告” 中生成的。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青年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逻辑相遇。 一、实际生命存在的三重世界 青年海德格尔认为,实际存在的生命运动(不是生命概念)的现实意义是一种与物(人)的交道关系。不是生命在世界中存在,而是生命就是建构世界...
“何所向”:历史性解释的基始性构境 “何所向’’:历史性解释的基始性构境 海德格尔“那托普报告”的构境论解读 张一兵 内容提要 《对亚力士多德的. rE象学阐释——解释学情境的显示》(“那托普报告”)是青年 海德格尔思想展现的最重要的文本之一。在这份表现性文本中,海德格尔认为情境的凸显是视 位、视向和视...
【作者简介】孙周兴,1963年生,绍兴会稽人。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学系,获理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艺术哲学、技术哲学等。主要著作有《语言存在论》《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后哲学的...
交道性世界中的生命沉沦及反向运动之可能——海德格尔“那托普报告”的构境论解读
【转】张一兵:亚里士多德文本的现象学阐释——海德格尔“那托普报告”的构境论解读
C. B. E.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类型——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裴斯泰洛齐B.萨特C.卢梭D.福禄贝尔E.那托普答案:C. B. A. D.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 )的总称。A.组织的体系B.教育机构C.学校系统D.运行规则E.教育系统答案:B. A. D.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系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