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唐山县志》记柏人城:“春秋襄王十七年,卫侯毁灭邢,并于卫,遂属卫。”“二十八年晋文公伐卫取邢,又属晋邑,乃为柏人。”(注: 隆尧县旧称唐山县)由此可知,柏人城原属邢国之邑,邢灭属卫,辗转属晋,晋文公时定名为柏人。到战国,赵王迁元年又予以重修,柏人为赵国在邢地的重要城邑,也是除...
由此可知,柏人城原属邢国之邑,邢灭属卫,辗转属晋,晋文公时定名为柏人。 到战国,赵王迁元年又予以重修,柏人为赵国在邢地的重要城邑,也是除邯郸外,能铸造赵国货币的地方,汉代时设为柏人县,北朝时改为柏仁县,唐代天宝元年县治东迁尧城镇后,柏人旧城遂为废城。虽然史料记载柏人在春秋时成为邑,但是根据出土...
河北历史文脉的两大源流,一是燕文化,一是赵文化。不久前,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顺利完成。据史料记载,柏人城始建于春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距今2600多年的邢台柏人城遗址考古持续引发关注,矗立风中的柏人城遗址,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古城昔日的繁华与悲壮。考古人员对...
邢台柏人城遗址有新消息→ 日前,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人民大学、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隆尧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的考古队进驻双碑乡,开始对柏人城遗址进行第五次考古发掘。 据悉,柏人城遗址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古代中大型城池之一。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城西12.5公里的双碑乡境内,今双碑乡亦城、城角二村周围。柏人城春秋晚期属晋;战国时期属赵国,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重要城市。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因水患而迁移。柏人城城墙为夯土建筑,城址近方形,西北部为斜角,北城垣呈曲尺形,东北角向外突出。城墙全长8017米,平均厚度15...
柏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城西偏南12公里处的双碑乡亦城村,春秋时期建柏人邑,西汉时设为柏人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柏人城遭遇水患,县治东迁3公里处的尧城镇。柏人城为春秋战国至秦汉晋隋唐代时期的历史名城,绵延长达一千年三百年以上,距今已有2600余年,是华北地区罕见的古城池之一。2013年5月,被国...
日前,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人民大学、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隆尧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的考古队进驻双碑乡,开始对柏人城遗址进行第五次考古发掘。 俯瞰柏人城遗址第五次考古发掘现场。王雪摄 据悉,柏人城遗址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古代中大型城池之一...
邢台市隆尧县城西偏南12公里有村庄叫亦城村,这里有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叫柏人城遗址。在战国时期,这里曾是赵国的管辖范围,也是赵国仅次于邯郸的第二大城市,是当时该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其实早在赵国管辖前,这就就已经开始建城了。据史料记载:“晋文公伐卫取邢,又属晋邑,乃为柏人。”...
柏人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名城古柏人城位于邢台市隆尧县城西偏南12公里处的双碑乡(双碑乡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汉墓众多,但都已被盗)亦城,该地原系春秋时期的柏人邑。西汉时,由汉高祖(公元前200年)刘邦始建柏人县。唐天宝元年(742年), - 心是莲花开于20240525
邢台柏人城遗址第五次野外考古发掘→ 12月12日,历时4个多月的柏人城遗址第五次野外考古发掘工作结束。此次发掘点位于隆尧县双碑乡亦城村北部、东部及东南部3个区域,共发现道路、城墙、夯土、灰坑、房址、水井、墓葬等各类遗迹近30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