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愈于1337年3月17日出生在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自幼聪慧过人,尤其对军事和兵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邓愈在少年时期便展现出了不凡的军事才能。他常常在乡间与小伙伴们模拟打仗,策马奔腾,豪情万丈。那时的他,正如初升的朝阳,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元朝统治下...
明朝开国功臣:邓愈 邓愈(1337年3月17日—1377年12月9日),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少年时的邓愈,身材魁梧,勤奋好学,胸有大志。元末期间,各地纷纷起义。1353年,他的父亲邓顺兴也是起义军的一份子,在和元军作战的过程中,中箭身亡。他的哥哥接替了父亲的军权,但是不久后,他的...
邓愈(1337~1377年),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明朝开国名将。 16岁领兵抗元。1355年(至正十五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赐其名为邓愈。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集庆(今江苏南京),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为广兴翼元帅。后来转战浙西,屡败元军。累...
邓愈於至元三年(1338年)二月十五日出生,幼时聪敏好学,其父邓顺兴,与元军作战牺牲,其兄友隆接掌兵权,不久病故。邓愈代父兄职率兵与元作战,骁勇异常,泗州、灵璧、盱眙等地居民多附之。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邓愈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赐名愈,后渡长江,克牛渚矾、太平,次年破集庆(今南京)、...
在徽州,慧眼识英才的邓愈向朱元璋极力举荐了名叫朱升的儒士,正是他向朱元璋提出了著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国策。时过600余年,熟读明史的毛泽东对邓愈这九字方针也是倍加推崇。1969年,为应对核大国的核威胁,毛泽东灵活地将这九字更改为“深挖洞、广积粮、不...
邓愈其实原名邓友德,在跟随朱元璋后,朱元璋赐名邓愈,所以我们一般都将其称呼邓愈。邓愈之所以成为少年英雄,跟他的父亲也有分不开的关系。邓愈的父亲邓顺兴是一个非常重义气之人,讲究诚信,在乡里的威望极高。元朝末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邓顺兴被乡亲们推举为团练,统帅兵马,保护乡亲们的安危。1337年邓愈出生,...
意思是,朱元璋创业前期,身边将领虽多,只有邓愈(追封宁河王)、沐英(追封黔宁王)最为年轻。可想而知,邓愈年仅16岁,就能率领上万兵马,必然是朱元璋身边最引人注目的风景。西汉时期,霍去病19岁闪击匈奴,21岁封狼居胥,邓愈和霍去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且说邓愈加盟后,朱元璋如虎添翼。朱元璋渡江之后,...
邓愈墓原位于雨花西路127号石粉厂院内,20世纪末因建设需要,邓愈墓前牌坊、神道碑、文臣武将、石虎、石羊、石马等统统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原本坐北朝南的墓前神道,如今都朝向了北方,破了风水。墓园入口处有一石坊,为邓愈第十六世孙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所立,墓前神道碑一座,立于神道正前方右侧,碑高5....
邓愈这一辈子最厉害的战斗,就是1363年的洪都保卫战!那一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了抢天下,打得热火朝天!陈友谅带着六十万兵哥要冲去洪都(现今南昌),想着一口气解决掉朱元璋那伙人。在这危急时刻,朱元璋把邓愈派去洪都当个“大老板”。那时候的邓愈才28岁,居然让他担这么大的事,可见朱元璋对他有多喜欢呀!邓愈...
时间来到了洪武三年,邓愈协助徐达远征甘肃,成功击败了王保保的军队,进行收复了河州、乌斯藏等地,还收降了吐蕃,成功为大明王朝开疆数千里的土地。在同年的十一月份里,邓愈就因功被封为了卫国公,每年俸禄为三千石,还赐予了大量的田宅土地。之后,邓愈又参与了明攻灭夏蜀之战中,但他没有上前线,只是坐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