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受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和李大钊的引导,开始研究马列主义,积极投入当时的反帝爱国斗争,成为引领时代的革命先驱之一。五四运动爆发时,时任北京学联总务干事的邓中夏来到家乡湖南,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信仰,对国家和民族的正义担当传播给家乡的进步...
邓中夏在狱中曾写道:“中国人很重视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了个人升官发财,那么苟且偷生的活,也能够叫作虽生犹死,真比鸿毛还轻。一个人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正是有无数个像邓中夏这样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奋斗者,才换来革命胜利之花的绽放。...
邓中夏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受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和李大钊的引导,开始研究马列主义,积极投入当时的反帝爱国斗争,成为引领时代的革命先驱之一。五四运动爆发时,时任北京学联总务干事的邓中夏来到家乡湖南,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信仰,对国家和民族的正义担当传播给家乡的进步青年,号召他们“猛勇的奋斗”: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邓中夏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作者简介 邓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时,即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后积极从事工人运动。1920年3月发起并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成为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1921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