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变化,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卫星遥感可以监测到森林火灾、油污泄漏等环境灾害的发生和蔓延情况,为应急响应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遥感技术在...
狭义遥感: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及综合性探测技术。 分类: 1、遥感平台: 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船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等; 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于航空器上,主要是飞机、气球等; 航天遥感...
《遥感概论》是198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概述遥感原理的基础理论读物.全书共分五篇,二十三章.第一篇阐述遥感的理论基础,分别介绍电磁波、太阳辐射与地物反射、大地辐射以及人工发射波束等的有关理论.第二篇阐述遥感的技术系统,分别介绍有关地物波谱、大气窗口以及遥感平台、遥感传感器和遥感...
第一章 遥感概述 1.遥感:远离目标,在不与目标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某种平台上装载的传感器获取其信息特征,然后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及应用分析的综合性技术。 2.遥感过程:遥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其判读分析和应用的全过程。
《遥感概论 》是2002年12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彭望琭。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在于基础知识的全面讲解,按照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逐步引入。同时也注意反映遥感领域的新近科研成果,将新近成果与应用相结合。其主要内容有:遥感基本概念;遥感理论基础,包括遥感电磁辐射基础、遥感光学基础;遥感数据获取,包括...
1. 按照遥感的工作平台分类: ➢ 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2. 按照探测电磁波的工作波段分类: ➢ 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 3、按照遥感应用的目的分类: ➢ 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地质遥感等 4、按照资料的记录方式: ➢ 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 5、按照传感器工作方式分类: ➢ ...
3) 人工辐射源:即雷达探测(主动式遥感),波长较长。包括微 波雷达和激光雷达。 〓 微波雷达:微波雷达特点见上面微波波段特点。 〓 激光雷达:精确测定卫星的位置、高度、速度等,也可测量地 形、记录海面波浪情况。 2. 辐射测量: 遥感概论 1) 辐射能量(W ):电磁场所具有的能量。 2) 辐射通量(〓):又称辐射...
遥感概论(精选三篇) 遥感概论 篇1 遥感及其应用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所必须学习和熟练掌握的一门科学技术。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来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鉴于此,遥感概论课程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使其能成为地理...
绪论1.1 遥感的基本概念1.2 遥感的技术特点1.3 遥感的分类1.4 遥感技术系统1.5 遥感发展简史1.1 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业林业矿产军事等各领域,成为资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