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学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学领域,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来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石类型等。 遥感地质学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评估、环境监测等领域。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图像,实现对地质构造的分类、分析和绘制,为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查提供重要的信息。此外,遥感...
《遥感地质学》是2004年2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亮璞。内容简介 本书注重阐明遥感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及方法,材料新颖,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系统性强,取材广泛,内容丰富,科学性及实用性较强,全书约30万字,插图188幅,另附彩图及黑白图版12个。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一、遥感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总结.docx,1.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遥感地质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和表层地质体(如岩石、断裂)、地质现象(如火山喷发)的电磁辐射的各种特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识别地质体的物性与运动状态,在此基础上,为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
遥感地质学 第一章 遥感的概念; 答:遥远的感知,(广义)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狭义)对地观测。 为什么遥感可以根据收集到的电磁辐射信息识别地物? 答:因为一切物体,由于其种类及环境条件不同,具有反射和辐射不同波长电磁波的特性。(遥感原理...
《遥感地质学(第二版)》是2013年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田淑芳、詹骞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朱亮璞1994年上编的《遥感地质学》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遥感地质学发展现状和多年教学实践重新编写而成。本书注重反映地学遥感理论及应用技术的*新成果,主要内容包括:遥感基本概念、物理基础、成像原理、图像特征...
遥感地质学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 23 地球大气及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要经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而太阳辐射经过地面目标反射后,又要再次经过大气层才能被航空或航天平台上的传感器接收。大气层中的气体和微粒对电磁辐射的强度和组
《遥感地质学》课程笔记 第一章:遥感与遥感技术 1.1遥感与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分析从卫星、飞机或其他远程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来获取关于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这种技术使我们能够研究和监测地球表面的各种特征,如土地覆盖、植被、水文、地形和城市结构。 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对不同类型电磁波的辐射、反射...
(完整word版)遥感地质学遥感地质学 一、影响岩性影像特征的主要因素 (一)岩石成分和结构构造因素 (二)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因素 1、岩石的颜色 2、岩石的可溶性和粗糙度 3、岩石的湿度 4、岩石的透水性 5、岩石抗侵蚀性 (三)岩石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四)地形和水系类型因素 (五)植被和表土覆盖情况 ① 灰岩、...
9o遥感地层单位:在遥感图像上,按地质研究程度和地层在图像上的显示程度为原则划分出的影像单位。 10.地质解译标志:遥感地质学中,将表征地质及地质现象遥感信息的影像特征,称为地质解译标志。将提取遥感地质信息的过程称为地质解译,遥感地质信息提取的种种手段,称地质解译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目视解译;(2)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