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永明寺道潜禅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俗姓武,蒲津(今山西永济)人。道潜禅师容姿端雅,身长七尺,胸前有黑子七点,状如北斗。时人皆谓其非为常人。成年后,投中条山栖岩大通禅院,从真寂禅师落发出家。道潜禅师持戒精严,讷于言,敏于行。真寂禅师圆寂后,道潜禅师便入雁门,朝五台山,以其戒行清净...
道潜禅师(1043-1102)的诗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风光。在他的诗中,风中的蒲草轻轻摇曳,仿佛在抚弄着春天的柔情;而欲立未稳的蜻蜓,则显得身不由己,无法自由翱翔。 五月里,临平山下的路旁,盛开着无数娇艳的藕花,它们装点了整个汀洲,构成了一幅绚烂的画卷。◉ 田园风光的描绘 道潜禅师用细腻的笔...
多少有些神通的道潜禅师,他知道他和苏东坡过去世有着法上的因缘,于是对待他额外地亲切,多次除却一切法务,为的只是探望正在受难中的苏东坡。道潜虽然是化外之僧,但却有世俗的侠义心肠,后来苏东坡再度被贬往南海时,道潜又刻不容缓地想要去陪伴这位忘年之交,此时的苏东坡知道自己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定,怕会波...
内容提要:在法眼宗的法嗣系谱中,道潜禅师(生卒年不详)是一位重要人物。他上承青原九世清凉文益禅师法嗣,下启法嗣杭州千光王瓌省禅师、衡州镇镜志澄大师、明州崇福庆祥禅师。道潜禅师除了传承文益“华严六相成坏”空门,还以“无别指喻”、“见性周遍”、“十方无内外”等禅理开解法嗣弟子。生前为帝王所重,...
《题东坡墨竹赠官妓》 【北宋】道潜禅师(参寥子) 小凤团笺已自寄,谪仙重扫岁寒枝。 梢头余墨犹含润,恰似梳风洗雨时。 茶诗翻译赏析 茶诗注释 【1】【北宋】道潜禅师(参寥子):自幼出家。与苏轼诸人交好,苏轼谪…
一、原文 道潜禅师(1043—1102)《秋江》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二、白话 摇舟澄江,几片零星的红叶迎面跳入眼帘。接着,一大片红灿灿的枫树劈头盖脸地扑...
一、原文 道潜禅师(1043—1102)《卜居智果答方外》 青灯残篆夜寥寥,门外秋风振苇萧。惭愧高人能见忆,为予西望立溪桥。 二、注释 1、卜居(bǔjū):选择居住的地点。 2、智果:即智果寺,位于杭州西湖...
杭州永明寺道潜禅师,河中府武氏子。初谒法眼,眼问曰:「子于参请外,看甚么经?」师曰:「华严经。」眼曰:「总别、同异、成坏六相,是何门摄属?」师曰:「文在十地品中。据理则世出世间一切法,皆具六相也。」眼曰:「空还具六相也无?」师懵然无对。眼曰:「汝问我,我向汝道。」师乃问:「空还具六...
道潜禅师(1043—1102):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号参寥子。参大觉怀琏得法,为云门宗传人。北宋绍圣元年(1094),苏轼流放南方,道潜连坐还俗。建中靖国元年(1101),蒙赦,复僧籍。哲宗赐号妙总大师。宋朝著名诗僧,与秦观、苏轼为友,长诗工文,其诗清新流畅,绝句尤富诗情画意,为时人格外欣赏。苏轼谓之“新诗如玉屑...
1、道潜和苏轼、秦观诸人相友善。苏轼在思想上倾向于旧党,曾经以诗讽刺新法而获罪,道潜禅师也曾因为写诗讽刺时政而被勒令还俗。2、欸语:鸟叫的声音。3、高岩之鸟:比喻那些有真才实学却隐居高山不为朝廷所用的贤能之士。4、百舌黄鹂:比喻那些占据高位却没有真才实学,排挤贤才的奸邪小人。 三、赏析 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