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这一古训不仅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与历史文化价值,还与现代心理学、伦理学等领域有着密切的关联。它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对人心的警惕与反思,积极追求道心与真理;同时,也鼓励人们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真理与道德。
"人心惟危"表示人的内心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如欲望、权力、金钱等等,容易迷失自我,偏离道义。 "道心惟微"表示人的道德修养往往容易被世俗的诱惑所侵蚀,追求利益、权势等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道德准则和原则。 整句话的含义是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内心和道德修养,因为人心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不稳定...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
也就是说,只要放任一颗心去做事,第一方向定然直奔凶险。“惟危”,描述得非常确切。何谓道心惟微呢?道心,就是一颗引领你走向正途的心,在这颗心引领下,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既然是人心惟危,那么,很自然道心是很难被看到的,于是就变得非常微小、微弱。故,又有人心死,道心活的说法。从人心到道心,这个...
中国圣人秉持“内圣外王”之道,其心传可追溯至《尚书·大禹谟》中,帝舜传给大禹的十六字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彼时,儒道尚未分家,历经唐宋,衍生出“传心法要”,那时圣人因得道而圣,道之核心便是这“心法”。中国古文字简约,一字一音含一观念,迥异于外文多音组字词表意,...
据传,这16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四句通读,其涵义为: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惟精惟一是道心的...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思是人心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而变得危险,而道心(即道德心)则微弱,需要不断修养和坚守。 这句话强调了人性中的脆弱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此角度来看当今社会的一些邪恶事件及社会舆论的反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和人性问题。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尚书·大禹谟》。 意思是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允”就是诚信的意思。 1、人心惟危 人心,指的就是每个人心中那些不好的东西、那些小我。一份小我,即一份危险。人...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句话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被奉为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下面是对这句话的详细解释: 1. 人心惟危: • “人心”指的是人的思想、情感、欲望等内在心理活动。 • “惟危”意味着人心是危险难安的,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