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没有过错。因此,孔子不强调无过,只是劝勉人们改过,从而指出了对待过错的正确态度。 正文 15·29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里的“过”字,指过失,过错。“是”,为指示代词,表示“这”,“此”,本章中具体指“过而不改”。
相由心生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從這段話中,可以確定孔子是個非常出色的哲學家,邏輯論理清楚而明確,透澈了世間事,這個論述,很清楚的把因果關係,本末關係確立,故眾生如果不知止,又如何止於至善,基本上是不...
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1.有了错误 2不怕 知道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啊。 3.改正 4.才是真正的。麻烦采纳,谢谢!
【13】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卷九論語) 182024-06 3 【14】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302024-06 4 【15】 古者聖王之制,史在前書過失,工誦箴諫,庹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然後君得 382024-06 5 【16】 大忌知身之惡而不改也,以賊其身,乃...
00:00/00:00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拳击那点事2022.03.23 00:00 分享到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有了過失、錯誤而不改正,是真正的過失和錯。人無完人,孰能無過?就如一不小心摸到了鍋底,染上了黑灰,洗掉它就是了。一個人真心改過,是人生的智慧。。。小人之過也必文,小人有了錯誤,往往會“文過飾非”,想辦法掩飾錯誤,挖 - 草庐于20240
00:00/00:00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拳击那点事2022.03.23 00:0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