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到无明和遍计之间的区别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本质:无明是指人们对真相的无知和误解,是烦恼的根源;而遍计是指种种行为和经历的总和,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关系。2. 作用:无明使得人们陷入迷惑和烦恼之中,不了解真相;而遍计则是人们行为和经历的结果,影响着个体的命运和...
佛是怎么成佛的? 这就是我刚才讲的这种‘遍计无明’。 什么是‘遍计无明’? 你们现在还没有达到 ‘遍计无明’,还没有进入‘遍计无明’这种状态。 什么叫进入‘遍计无明’这种状态? 就是说,是‘我生外境的’还是‘外境生我的’你知道吧? 呵呵,讲了你们又被绕进去了。 你们现在还没有到这一步,只能考虑到,...
遍计无明都已经形成识聚,就是说已经有了这个明了、能所对立,这个还分为细和粗两个阶段,但是都在这个遍计无明的范围当中。从唯识宗开始称之为叫“八识”。八识有无念,也有有念。那么它是怎么起作用的呢?首先是第八识,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相当于我们平常在打坐的时候,就完全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五根完全...
心灯 杜兰大学 金融学硕士 因同体无明,俱生无明,遍计无明 可以用简单的话来说说,“无明”吗?发布于 2024-06-24 22:59・IP 属地重庆 赞同 分享收藏 写下你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发表第一个评论吧登录知乎,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更懂你的优质内容 更专业的大咖答主 更深度的互动交...
忘失-忘记去认出心性是俱生无明,追随接踵而至的念头是遍计无明忘失-忘记去认出心性是俱生无明,追随接踵而至的念头是遍计无明 2024-04-16 11:16:1701:26 72 所属专辑:立断 喜欢下载分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
我对成佛一点兴趣都没有 只是感觉有点道理 而且有时像我这种不懂得的人读了之后明悟的更多更准~~我不懂你说的迷理无明 一念无明 我只知道(自己的理解不必当真)第六识是自己有自知之名 了解自己的欲望 既然了解了 就会去除第七识是感受到自己身边的动静 周围的动静都知道了 人就...
这种近乎本能的抗拒,就是遍计我执在产生作用。改变这一状况,也需要从提升智慧契入。因为分别妄念是由无始劫以来无明所致,是无自性的。当佛法串习的智慧稳固时,我们寻找源头在哪里,它的所依是什么。如果找不到,这些分别念所带来的烦恼也就失去生长的土壤了。我修学佛法,需要在世间把分别妄念通过反复不断的观修,以...
俱生我执之无明 即是无念散乱心 遍计我执之无明 是为自他二取执 俱生遍计二无明 一切众生迷乱基 【转发】@乙闲:2023年 觉醒 纪录片《觉醒心灵,认识自己》 中 L乙闲的微博视频
遍计执性,执着于缘起法,在无明的颠倒梦想中心外求法,当然无有是处;依他起性,依于善知识的亲因缘,增上缘,逆增上缘,唤起向佛之心,由懵懂渐渐走向自觉,由净诸业障迈向清净慧;圆成实性,证佛性不离当下一念,于生灭法中见证不生灭性,相有性空,相亦由心造。离一切相修善是觉悟,观一切相虽如幻却是心造是...
超离一切边见、执着、遍计,方为真正见中之王。 修,必于自心明体毫不散乱,方为真正修中之王。 行,必安住于自心明体,无作无求,方为真正行中之王。 若言果道,必于圣凡、上下、涅槃、生死皆无希求、无所住,真正无上之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等同诸佛,方是果也。 无念并非无记(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