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计我执和分别我执并不一样。遍计我执指的是对一切事物都持着执着的态度,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难以放下。而分别我执则是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或者自我形象有过度执着,往往会为了维护这种执着而产生种种困扰和痛苦。虽然两者都涉及到执着的问题,但在概念和表现上是有着区别的。遍计我执和分别我执...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与生俱来的我执,这种我执是先天性的,不是后天学习来的,后天学习来的,叫做分别我执。体现了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对人生的感悟,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做事情都不要太过于偏执,当然要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选择。只要保持一个尺度和分寸,不要做的太过头,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
遍计我执,即了知、学修外道宗派后,生起一种名言中也不存在的异常我执[2]。”学习外道的有情不仅有俱生我执,而且也有遍计我执,正如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所形容的,他们“在俱生铁镣上,钉上各式各样遍计所执法的钉子”,自己把自己锁得更紧,永无解脱的机会。
所谓的遍计我执,就是耽著自心强行假立的常有实法、神我等种种愚痴之想。由于受到外道影响或接受外道论师的教义,从而认为上帝存在、天尊存在,这种因不同环境或教育的影响而在自相续中生起的执著,就是遍计我执。
俱生我执的对境是自己的身体、五蕴以及心识。对于遍计我执的对境,各种宗派说法都不尽相同,一般来讲,所谓常有自在的我或认为整个万事万物是我,这就是遍计我执的对境。因此,欲证人无我只需将五蕴的聚合证悟为空性就可以,没必要抉择常有自在的我、细微的我。此处,麦彭仁波切说常有自在的我虽已断除,但并不妨碍...
我执可分为遍计我执和俱生我执两种,对此,藏传佛教各宗派的认识方法也各不相同。 根据麦彭仁波切、无垢光尊者的教言衡量,所谓遍计我,即原本并未执著某法,但依靠其 他教派的观点,认为有常有自在、周遍于一切处的我存在。 而俱生我则指自古以来每个众生都会执著的“我”,比如牦牛会产生“我”要吃草、 ...
索达吉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虽然常我已断除,俱生我执依蕴生,论说乃至有蕴执,一直存在我执也,对常我可作两种解释,一种是外道所承认的常有自在我,是世界万物的作者,它周遍一切而恒常存在,另一种,入中论自释中明显讲到,佛教内声闻十八部中有些人认为
101.问:如果执著、分别「何为遍计我执和俱生我执」,是否已经是遍计我执和俱生我 512024-05 3 100.问:怎样叫菩萨退失佛法? 342024-05 4 99.问:面对同一个老师所教的道理,为什么每个人会领悟不同呢?若每个人领悟不同可 392024-05 5 98.问:起烦恼本来也是自性在起作用,凡夫与佛如何不同?觉知烦恼的当下...
2.3 我执、法执 当然,我们凡夫是没有办法这样看世界的。相反,我们是根据自己的意识去认识世界,会在依他起相的见分和相分上,生起我执和法执。 法执,就是我们把所看到的一切都认为是实在的、真实的,我们认为好的觉得它就是好,我们认为不好的就觉得它就是不好。我们看到每一个东西,如桌子,就觉得这是一张实在...
答:一切诸法相 自性自相空 名言无实义 著念我执中 诸法无自性 一切法无我 明了无生法 法法本无别 不住诸语言 亦无强分别 两边三际断 本无生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