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湿热泻痢;吐血;尿血;月经过多;产后红崩;带下;疮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 ①治痢疾:遍山红根或叶一两。煎水服。 ②治腹泻:遍山红全草一两。煎水服。 ③治疔疮:遍山红嫩叶捣碎敷患处;并用根一两煎水服。(选方出《贵州民间...
遍山红又名满山红,为尖子木的全株或根。广泛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味苦,微甘,性凉,每年夏秋季采收。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泻痢、吐血、尿血、月经过多、带下、疮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等症。 药材名称 遍山红 拼音Biàn Shān Hónɡ 别名 暴牙郎、秤杆菜(《贵州民间...
1、治痢疾:遍山红根或叶50克。煎水服。 2、治腹泻:遍山红全草50克。煎水服。 3、治疔疮:遍山红嫩叶捣碎敷患处;并用根50克煎水服。 药用部位 为野牡丹科植物尖子木的全株或根。
名称遍山红(Biàn Shān Hónɡ)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Oxyspora 别名暴牙郎、秤杆菜(《贵州民间药物》),满山红、三叶藤(《广西药植名录》)。 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物》:"解热毒。"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疥疮,毒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遍山红味苦;微甘;性凉。归大肠;肝经,遍山红的功效与作用为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湿热泻痢;吐血;尿血;月经过多;产后红崩;带下;疮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遍山红的功效与作用 导读一般情况下,遍山红又名满山红,为尖子木的全株或根。其功效与作用包括镇静安神、抗氧化、清热解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如有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遍山红性寒,脾胃虚弱者、孕妇及经期女性应避免食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遍山红选方 1、治痢疾:遍山红根或叶50克。煎水服。 2、治腹泻:遍山红全草50克。煎水服。 3、治疔疮:遍山红嫩叶捣碎敷患处;并用根50克煎水服。 遍山红药用部位 为野牡丹科植物尖子木的全株或根。 遍山红吃了有什么好处 遍山红吃多了有什么坏处和副作用属功效,遍山红吃了有什么好处 遍山红吃...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疥疮,毒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痢疾:遍山红根或叶一两。煎水服。 ②治腹泻:遍山红全草一两。煎水服。 ③治疔疮:遍山红嫩叶捣碎敷患处;并用根一两煎水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辞典》...
主湿热泻痢;吐血;尿血;月经过多;产后红崩;带下;疮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附方】①治痢疾:遍山红根或叶一两。煎水服。 ②治腹泻:遍山红全草一两。煎水服。 ③治疔疮:遍山红嫩叶捣碎敷患处;并用根一两煎水服。(选方出《贵州...
遍山红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Biàn Shān Hónɡ 【别名】暴牙郎、秤杆菜(《贵州民间药物》),满山红、三叶藤(《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尖子木的全株或根。夏、秋采收。 【原形态】灌木,高0.6~1.7米。小枝、花序及叶背脉上初时均被褐色星状毛,后脱落。叶对生,卵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