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地址的位数等于地址总线的宽度。工作在实地址模式下的80X86MPU不使用线性地址,物理地址=段基址×16+段内偏移地址。80X86MPU工作在保护模式下时,分段机构用段的编号在“段描述符表”中找到段的起始地址,加上偏移地址得到“线性地址”。分页机构把线性地址从高位到低位分解为“页组地址:页地址:页内地址”三部分...
3)线性地址(linear address) 总的来说,CPU将一个虚拟内存空间中的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需要进行两步: 首先将给定一个逻辑地址,CPU要利用其段式内存管理单元,先将为个逻辑地址转换成一个线性地 址, 再利用其页式内存管理单元,转换为最终物理地址。 二、逻辑地址—>线性地址—段式内存管理 一个逻辑地址由两部份组...
答:(1)物理存储器的实际地址称作物理地址;程序占有的虚拟存储器的地址称作逻辑地址;线性地址是程序代码产生的逻辑地址,或说是段中的偏移地址,加上相应段的基地址。 (2)线性地址是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变换之间的中间层。线性地址空间的任何一页可以映射到物理地址空间的任何一页。 3.32位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有几条?A0...
线性地址 0x80495b0 转换成二进制后是 0000 1000 0000 0100 1001 0101 1011 0000,最高10位0000 1000 00的十进制是32,CPU查看页目录表第32项,里面存放的是页表的物理地址。线性地址中间10位00 0100 1001 的十进制是73,页表的第73项存储的是最终物理页的物理起始地址。物理页基地址加上线性地址中最低12位的...
线性地址 --- linear address; 物理地址 --- physical address; 这四个地址是体系相关的,我以x86 cpu为例进行解释。 一、名词解释 先放张图吧 x86 cpu段页式内存管理机制 1.左上角的Logical Address,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地址。 逻辑地址,是由一个段选择符加上一个指定段内相对地址的偏移量(Offset)组成的,表...
解析: 分段机制把一个逻辑地址转换为线性地址;接着,分页机制把一个线性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1)虚拟地址:虚拟内存映射出来的地址 (2)逻辑地址:程序的段加偏移量形成的,C/C++程序中取地址求出来的地址就是逻辑地址 (3)线性地址:是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中间层,只有启动分页机制的时候才有线性地址,如果没有分页机...
一、逻辑地址转线性地址 机器语言指令中出现的内存地址,都是逻辑地址,需要转换成线性地址,再经过MMU(CPU中的内存管理单元)转换成物理地址才能够被访问到。 我们写个最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用gccs编译,再反编译后会看到以下指令: mov 0x80495b0, %eax ...
线性地址(Linear Address) 是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变换[3]之间的中间层。程序代码会产生逻辑地址,或者说是段中的偏移地址,加上相应段的基地址就生成了一个线性地址。如果启用了分页机制,那么线性地址可以再经变换以产生一个物理地址。若没有启用分页机制,那么线性地址直接就是物理地址。Intel 80386的线性地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