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公布,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造山作用与成矿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面向国家和新疆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重大需求,造山作用与成矿研究团队在俯冲增生过程、造山带成矿规...
的燕山造山带岩浆构造事件序列的基础上,把成矿作用纳入其中,提出了该造山带燕山期岩浆-沉积-构造-成矿事件序列的初步框架.进而,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讨论了该造山带金属成矿作用与火成岩组合的成因联系;同时也讨论了成矿作用可能的源区以及成矿作用的阶段性与造山带之间的成生联系.提出了造山带与成矿作用的初步...
因此,板内造山作用一般沿着古造山带发育.古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低成熟度的特点不仅是岩石圈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由于挥发分和含矿元素的富集在活化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成矿潜力.板内造山带的成矿作用依赖于深埋在岩石圈-软流圈系统不同深度水平上含矿流体的突然释放,主要发生在造山作用初始阶段和造山后伸展...
造山带作为岩石圈板块俯冲、增生、碰撞作用最为复杂的构造带,既是地球上部岩石圈结构最为复杂、构造-岩浆-流体活动最为活跃的场所,又是物质与能量重组、壳-幔相互作用最为复杂的地带,也是流体运移、成矿元素富集的最佳区域。大陆造山带及其相关环境的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研究是当前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造山...
增生型造山带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 背景和意义 包含我国西北诸省辽阔国土在内的古亚洲构造成矿域 是全球陆内两条最宏伟的造山带之一 是增生型造山带 构造历史复杂 矿产资源丰富多样 不仅是大陆动力学理论、 特别是大陆增生研究的制高点 而且因为它在境外邻区有巨量的金属矿产资源 是构建我国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地...
第1章增生造山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1.1增生造山空间结构1.2增生造山演化过程1.3增生造山演化模型 第1章增生造山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1.1增生造山空间结构 1.1.1微地块1.1.2微地块缝合带1.1.3缝合带空间分布 第1章增生造山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1.2增生造山演化过程 1.2.1原特提斯旋回1.2.2古特提斯...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是201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邓军。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973 项目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 2009CB421000 和 2015CB452600) 的研究成果。 全书分为上、 中、下三篇。 上篇有 5 章, 系统阐述三江特提斯晚古生代—中生代增生造山、新生代...
近期,《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出版了“中亚造山带、大陆生长与成矿作用”专题,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肖文交院士担任特邀编辑,包括1篇编者按,2篇研究亮点,3篇观点和3篇综述文章,内容聚焦于巨型中亚造山带的多重-复式增生造山过程以及大陆生长与成矿作用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研究的核心...
板内造山作用与成矿 摘要 中国大陆广泛分布强烈的板内变形和造山作用,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常常将其解释为板块边缘汇聚力的远程效应.然而,中国大陆的板内造山作用与汇聚板块边界之间缺乏可预期的动力学联系,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大陆碰撞或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本文提出另一种可供选择的解释,认为板内变形主要取决于岩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