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商业航天最为人熟知的应用之一是通过部署成千上万颗通信卫星构建“星链”,来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通信,进而创造市场价值。 航天服务要能到终端消费者手里 顾行发向南都记者表示,“现在大家有一个误区,认为商业航天就是要造火箭、发卫星,这些都是航天基础设施的商业化。我们真正在讨论的...
卫星应用产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应用成为实现安全可控的网络信息体系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随着微厘空间一号S3/S4试验卫星顺利升空,济南在不足两年的时间内,完成商业航天“通、导、遥”三大类卫星的升空,向遥远的太空发出“济南”强音。锚定空天信息产业...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到,到2025年,以商业航天跨越式发展为牵引,围绕卫星制造、运载发射、地面系统设备、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等环节,加强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发展,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探索星箭一体新模式,构筑技术驱...
卫星又被称为人造卫星,它应该是用途最广、发展最快、数量最多的航天器,卫星发射数量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因此,卫星产业是太空经济的核心组成,收入规模更是占航天产业的70%以上。卫星分类:按用途分为导航、遥感、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用作无线电通信中继站,通过转发无线电信号传输电话、电报、传真和数据等...
以具体用途类型划分,应用卫星最主要可分为——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和导航卫星,本文主要聚焦通信卫星领域,尤其是当前快速发展的低轨卫星互联网: 1)【卫星通信】:以卫星为中继站进行数据通信,可用于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数据和电视等信息。具体分为卫星广播业务(BSS)、卫星固定业务(FSS)和卫星移动业务(MSS)。国内已应...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以商业航天跨越式发展为牵引,围绕卫星制造、运载发射、地面系统设备、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等环节,加强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发展,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探索星箭一体新模式,构筑技术驱动新格局,建设数智制造新高地,开拓应用...
卫星物联网以卫星通信为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按照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标准通信协议,利用卫星通信传感器和地面通信网络不便于连接的其它传感器等信息感知装置,获取物体信息,并通过多种网络接入技术,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
“东方红四号”属于通信卫星、“北斗”属于导航卫星、“高分三号”属于遥感卫星、“风云四号”属于气象卫星。故答案为: 中国“东方红四号” 通信卫星 中国“北斗” 导航卫星 中国“高分三号” 遥感卫星 中国“风云四号” 气象卫星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
建议卫星遥感与通信导航跨界融合 力箭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概念图。该火箭将于明年首飞。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顾行发 不久前闭幕的珠海航展,代表空天产业的两大方向——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比翼齐飞”,成为现场长枪短炮争相捕捉的焦点。 科技的深刻变革引领产业的创新发展,曾经只在科幻小说里存在的情节正在...
1 在轨卫星梳理:通信卫星是主要的卫星类型 人造卫星分类:通信、导航和遥感卫星分布在各类轨道 卫星是人造天体,通过太空飞行器如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它们在太空中绕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行,类似于天然卫星。卫星按照功能,可 分为通信,遥感,导航卫星;按照轨道高度,则可以分为高轨,中轨,低轨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