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中丞之襄州》,又作《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大致为安史之乱平息不久后,刘长卿为李中丞被斥退罢归的不幸遭遇所感而作。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
1.李中丞是一个退伍将军,他早年征战沙场,忠勇爱国,舍生忘死,战功赫赫,晚年却罢归流落。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将军的无限同情。2.对比手法。将李中丞的叱咤沙场与不幸遭遇进行对比,表现作者对他的遭遇的不平与同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最后一联描绘了一幅江水茫茫、夕阳西下的图景,含蓄地表现了老将日暮途穷的不...
李中丞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战功卓著却在迟暮之年被朝廷无情地抛弃,幸运的是他的辉煌业绩被刘长卿用一首送别诗记录了下来,且伴随着“轻生一剑知”的名句而名垂千古。#深度好文计划#
这首《送李中丞之襄州》是唐代诗人刘长卿为好友李中丞即将赴任襄州刺史时所作。李中丞可能是一位曾有过赫赫战功而后被闲置或贬谪的将领,刘长卿借诗歌表达了对其坎坷经历的同情以及对国家用人之道的感慨。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经过考证的和该作者或该诗歌相...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作者:***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官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释: 独立句:意即威振三边。三边:汉幽 译文: 你是老了流落的征南将军, 当年曾经带领过十万雄师。 罢官返乡后没有任何产业, 年老还留恋着贤明的圣主。 你曾独...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唐·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作者 🔹刘长卿(?—约790),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天宝年间及进士第。历任长洲县尉、海盐令,被贬为南巴尉。广德年间为监察御史,大历年间做过转运使判官、知淮...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悲欢离合,都有其无法言说的沧桑巨变。唐代,这个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也孕育了无数动人的诗篇。其中,刘长卿的《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便是这样一首充满悲怆与浩叹的佳作。安史之乱,这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战乱,给大唐帝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伤。当战乱平息...
出自:[唐代]刘长卿所作《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拼音:liú là zhēng nán jiāng ,zēng qū shí wàn shī 。 诗句: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繁体:流落徵南將,曾驅十萬師。 翻译:这位漂泊流离的征南老将,当年曾经指挥过十万雄师。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原文 ...
刘长卿五言律诗《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鉴赏: 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代着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监察御史。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诗中描绘了一位曾是威风凛凛的征南将军,如今却归隐田园,心境苍凉。诗首两句“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刻画了李中丞辉煌的过去,他曾经指挥过十万大军,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