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典故的主人公是?1.晋文公2.楚庄王退避三舍,汉语成语,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晋文公,晋文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晋文公 ...
退避三舍的关人物 先轸(?—前627年),曲沃(今山西闻喜)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故又称原轸。 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晋文公重耳,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2]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
所谓“退避三舍”,是指主动退让,避免冲突。重耳此言,意在表明即便两国兵戎相见,他也将以大局为重,选择退让,以示对楚王的尊重与感激。这一典故不仅展现了重耳的宽广胸怀与高尚品德,也成为了后世用以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的成语。在历史的长河中,“退避三舍”这一成语被广泛应用,成为了人们在...
退避三舍是谁的典故 退避三舍得主人公是谁1、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重耳。重耳是晋国皇子,但是国君晋献公却听信谗言,害了太子申生,同时又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不得已之下,重耳逃到了楚国,楚国国君对其敬重有加,退避三舍的典故便从这里开始。2、重耳在楚国被奉为上宾,楚王对其敬重有加,...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成语“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c)成语与典故 A.蔺相如 B.秦昭襄王 C.晋文公重耳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
答:完璧归赵:蔺相如退避三舍:重耳草木皆兵:苻坚十面埋伏:项羽刮目相看:吕蒙围魏救赵:孙膑考查知识点:解释词语思路分析与延伸: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草木皆兵:木:树...
「退避三舍」典故的主人公是()。 【参考答案】 晋文公 热门试题 填空题 宇宙中引力大到光都无法逃逸的天体是()。点击查看答案 填空题 以尖拱、高塔、大窗户和花窗玻璃为特色的建筑风格叫做()。点击查看答案 填空题 《封神演义》中,长着翅膀,脸像鸟,手持一条黄金棍的角色是()。点击查看答案...
“茶禅一味”典故的主人公是唐代赵州观音寺常住的一位高僧,被当时人称作( ) A、荣西禅师 B、赵州和尚 C、观音大士 D、一行禅师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在“东山再起”这个典故中,“东山”是指主人公( )的隐居之地。 A. 谢安 B. 孙权 C. 曹操 D. 王羲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